我父亲去年8月底因输尿管癌手术,后定点放疗,放疗后
1637 次浏览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我父亲去年8月底因输尿管癌手术,后定点放疗,放疗后检查CT发现肝部有阴影。年前准备做肝部手术时,老是下腹部疼,膀胱镜检查发现有肿瘤,随即做掉,2月份又做了肝部的栓塞手术。手术都非常成功,但是他还是一直下腹部疼、伤口疼,夜里有时疼都睡不着觉,各项都检查了,什么都正常,请高医指点!
刘尚军副主任医师

三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精神科

问题分析:您好,放射线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损伤。可发生组织充血、水肿、溃疡,严重者可发生坏死、脱落。

晚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造成器官狭窄。一般常见的放射反应如乏力、食欲不振、肠鸣、尿频。部分病人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予以对症处理即可缓解。

少数病人可出现大便时肛门下坠,治疗期间最好可以配合中医中药辅助治疗,临床上多用一些含量为16.2%的抗癌中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在放疗期间配合使用,对白细胞减少有防护和治疗作用,5意见建议:增强免疫功能,起到增效减毒的辅助作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有利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E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大家还在看
王俊生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什么是尿路上皮癌?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起源于尿路上皮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包括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和尿道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尿路上皮癌可分为非肌侵性尿路上皮癌和肌侵性尿路上皮癌。然而,10% - 15%的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T3-T4组和/或N + Mo组的5年生存率仅为25% - 35%。顺铂化疗对尿路上皮癌更敏感,而GC(吉西他滨和顺铂)被认为是标准的一线治疗。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应用GC方案治疗了72例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观察到的164个周期中,72例患者中大部分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出现明显的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58例(80.6%),第1周期白细胞减少42例(72.4%),第2周期白细胞减少11例(19.0%),第3周期白细胞减少5例(8.6%)。此外,肝脏和肾脏功能损伤很常见:11(15.7%)人ALT在第一周期的增加,1人255 u / L, 12(16.7%)增加面包,17(23.6%)增加CR, 1人588 - 725 umol / L 。在第二周期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障碍在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副作用随化疗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包括胃肠道反应23例(恶心、呕吐、便秘、食欲不振)、尿路感染发热11例、明显脱发14例、耳鸣1例、皮疹1例、水肿、红斑、复视、哮喘、头痛、失眠、室性早发心肌梗死。其中两人在化疗后一周内死亡。尿路上皮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排名第四,仅次于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从发生的部位来看,包括肾盂输尿管上尿路癌和膀胱下尿路癌及尿路癌。其中上尿路上皮癌较少,仅占临床尿路上皮癌的5% - 10%。与膀胱癌不同,约60%的上尿路上皮癌为侵袭性肿瘤,预后较差。全膀胱切除或全肾输尿管切除是泌尿道肿瘤治疗的金标准,但对于高危肿瘤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50%的侵袭性膀胱癌患者术前有潜在转移。因此,肿瘤不是一种局部表现,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所以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辅助化疗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尿路上皮癌对辅助化疗敏感。2012年NCCN指南推荐基于顺铂的化疗用于尿路上皮癌患者。前一种化疗是顺铂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MVAC(甲氨蝶呤、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化疗方案已在临床得到应用,铂类联合化疗方案较铂类单药方案能提高侵袭性膀胱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然而,化疗方案有更多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的死亡率。随着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胃癌(吉西他滨、顺铂)逐渐取代MVAC成为侵袭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线化疗药物。GC方案的临床副作用明显减少,而化疗效果与MVAC方案基本一致。吉西他滨因其对DNA复制和修复的固有抑制作用,适合与DNA破坏药物联合使用。据报道,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多种体外培养的人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抗肿瘤协同作用。气相色谱法是治疗尿路上皮癌的有效方法。在密切随访和及时辅助的情况下,可减少明显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