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37.3℃)、乏力、干咳等。
但是对于非疫区的人,并且没有接触过来自疫区的人,如果有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等感冒症状,一旦体温接近38℃,需要马上到医院的发热门诊排查,而不能按照≥37.3℃这个标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正常人的腋下体温一般在36.5摄氏度到37.5摄氏度之间,如果发现自己的体温接近38度左右,且伴有四肢乏力和干咳等症状,有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若本人同时有疫区接触史的可能,就需要及时去定点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尽快确诊。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新型冠状病毒发热一般在37.3~38.5度之间,经常伴有了严重的干咳,全身无力,咽痛。但因不同个体存在差异,发热状况也会不同,有些病例表现为低热,一些病例出现中高热,甚至一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发热,只表现为其他的一些症状,所以发热并不是此型肺炎的必须有的症状,但是大多数病例会有一定的发热表现。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冠状病毒肺炎发烧一般在37.3度到38.5度之间。但仅仅只是发热并不能确定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如果有去过武汉或者家里有人从武汉来的,或者接触过疑似、确诊病人,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出现发烧、乏力、干咳甚至呼吸困难,必须高度警惕并带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必要时做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发热程度也因人而异。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和手头的一些病例数据,大多数患者在疾病开始时会发高烧,体温超过39度。然而,在晚期,它通常表现为中度至低烧。有些病人甚至没有明显的发烧。如果呼吸困难,体温不会发热。相对来说,孩子的案例相对较少。大多数儿童将继续遭受中度至低度体温,有些没有明显的发烧。相对而言,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入肺部,并在肺部造成浸润性病变。因此,肺部CT主要用于识别和早期检测。因此,如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疾病开始时有发热、咳嗽、咳痰,在晚期同时有呼吸困难,则需要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或病毒学核酸检查进行诊断。
对于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些患者是无症状的,并且很大一部分是低烧患者。也就是说,边界是37.3℃。现在大多数人在公共场所使用额温枪或非直接接触式测温,如在食品市场、高速路口、医院等场所。使用非接触型体温计可以避免人群的交叉感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大部分会出现持续性发热的症状。在发病早期,发热症状表现为低烧,患者的身体温度大概在37~38度之间,随病情加重,低烧变为高烧,体温可能达到39度以上,并且往往伴随着呼吸困难。发热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体温,避免病情加重。
干咳属于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其表现为无痰或痰量极少的咳嗽。仅干咳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被感染冠状病毒的依据。若没有发热,建议监测体温,多喝温水,吃点润肺的食物,不必过度紧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参照官方数据显示,是3-7天,也就是一周的时间,然而,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发病时间有一些差异,这是正常现象。潜伏期也是传染性的,但没有症状表明,所以目前暂时没有执行人人检测体内是否感染冠状病毒。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体温检测是指体温高于37.3℃。 发烧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测量方便,因此成为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定期检测体温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但是,发烧不一定就是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见的普通感冒也会出现发烧症状。 所以,出现发热头,不要过度惊慌,先在家隔离观察,如果3-5天后病情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是指在疑似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中,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从而可诊断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首先是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热量,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氧疗措施,以及抗病毒治疗。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数已超过3万,数量巨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来自一些野生动物,已经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前,各方正在积极防控疫情。被感染的人数不断增加。随着疫情的控制,相应的感染者人数将得到显著改善和控制。建议大家,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科学防控,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拥挤,以免造成病毒感染。
新冠状病毒呈阳性是指患者存在疑似新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经过检测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新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或者在检测过程中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冠状病毒高度同源,这种情况下可以确诊为患者患有新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状病毒阳性是指已经确认患者被此种病毒所感染,需要卧床休息并且进行隔离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对症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目前新冠状病毒并没有特效药物,所以只能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来痊愈。
新型冠状病毒的大小有125纳米左右,大小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新型冠状病形状呈圆形,常为多形状,直径大概有60-140nm,外周有花冠刺状,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
疑似患者通过新试剂盒检验后,呈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基本可以确诊已经感染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主要依赖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是核酸阳性的,阳性代表受到了病毒的感染。此病传染性比较强,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造成比较大的刺激。病毒感染一直都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也是一样,主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此病感染在后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合并有细菌感染。如果发现有明显细菌感染证据时,可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重症患者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值得提醒的是得注意预防其他并发症。若病情格外严重,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气、体外膜氧合(ECMO)等辅助治疗。此次新型冠状病毒,预防是重中之重。建议健康人群远离传染源,尽量减少出行,避免人群聚集。不得已需要出门时,建议佩戴口罩。因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使用正规医用外科口罩可有效阻挡大部分病毒。回家后立即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平时居家建议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风。
新型冠状病毒是在武汉集中爆发的,具体第1个人是谁,目前没有官方数据,冠状病毒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这很容易导致人体患肺病和肺炎。同时,它还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发烧等症状。建议: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是指在疑似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中,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经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从而可诊断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首先是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足的热量,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的氧疗措施,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2019年冬季,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陆续出现了因感染新型病毒造成肺炎的病人。排除流感、禽流感、非典、中东呼吸综合症后,检测出一种此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是第7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在武汉出现;2020年1月7日,经全基因组定序确认为引起这次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暂时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代表发现此病毒的年份,n代表新型,CoV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英文缩写;2020年2月7日,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NCP;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修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命名事宜的通知》,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产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般为干咳,也有无症状感染者。感染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乏力、干咳、气促、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差、食欲差等症状,病毒潜伏期平均在1-14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