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肾病内科
24h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提示患者已经出现了肾脏的病变,多出现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脏损伤。这时候需要积极的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并且适当的给予一些药物改善肾脏循环以及一些药物降低尿蛋白。
一般来说,这个时候的肾脏病变比较轻微,还是有可能逆转,恢复正常的。如果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是任其发展,尿蛋白定量会逐渐增多,肾脏损伤会逐渐加重,甚至会进展到慢性肾衰竭。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用于判定肾脏功能是否有损伤的现象,一般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是在早晨,需要收取机体第一次晨尿,而检查的前一天,机体是不能够有感冒发烧的现象,多注意休息,不能够有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检查情况。如果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有所升高,则表示肾脏功能有轻微的损伤,当然,判定肾脏功能是否损伤的检查方式比较多,除去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之外,还有肌酐的比值检查方式,它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有时可替代这种检查作为判定的依据。
山东省立医院 肾病内科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男女具体的比值是有区别的,男性一般是在0-2.5之间,而女性范围要比男性适当大一点,在0-3.0之间。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是一个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这个比值来监测机体尿蛋白的排出是否正常,其方法也是非常可靠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最好是机体首次的晨尿,由于晨尿里面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和段尿白蛋白排泄率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以检测后的数量也是最准确的。
尿微量蛋白值偏高很可能和肾脏功能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有发热、浮肿水肿以及尿中含有红细胞则可能就是肾炎引起的。另外糖尿病患者可引起尿蛋白增高,肾功能损害,所以尿微量白蛋白就会出现升高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肾脏组织活检,找查病因,对症治疗。
患者在患有肾脏疾病的前期,尿液中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先去医院做尿蛋白定量的检查,同时服用百灵胶囊或者是黄葵胶囊来配合治疗,也可以选择厄贝沙坦、缬沙坦、贝那普利这些ACEI或者ARB类药物治疗,能很好的降低尿蛋白含量功效,治疗过后最好是隔1-3个月时间在去医院复查,具体了解一下体内的肌酐、尿素、尿蛋白定量,根据结果来对症治疗,患者体内的尿蛋白定量呈阳性,同时含量大量增加的话,建议做肾穿刺,明确病灶,严重的话可以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
临床上面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可能是肾损伤引起的,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各种疾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早期肾病损伤最可靠的一个诊断指标,同时还可以用来监测药物毒性心脏和肾小管功能。如果患者出现这种见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肾内科就诊,观察身体情况,再来进行对症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是通过免疫分析方式或者是免疫浊度法等来检查人体尿白蛋白排泄率是否正常,它也是判定人体肾脏是否有损伤的主要检查方式之一。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都是判定肾脏功能有没有损伤的重要措施,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是在30-300mg/24h,如果在此范围之外,则说明肾脏功能已经出现了损伤。另外,研究还表明,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有增加的现象,心血管的危险系数也会明显的增加。
如果查尿微量白蛋白值是0.15mg/L,这个数值是正常范围的,只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一般大于20mg/L是异常的,反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时候,需要及时检查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阻止病情进展。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监测血糖、血压、肾功能以及24小时尿蛋白测定。
尿微量白蛋白30不算很严重。不过为了患者的健康,建议患者还是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的。每次都得要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如果数值出现升高的情况,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尿蛋白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盐酸贝纳普利片、黄葵胶囊等等。患者还应该积极治疗高血糖,高血压等等。
眼微量白蛋白正常值范围是20mg/L,指的就是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极少的白蛋白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也提示着肾脏功能可能造成了损伤,或者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出现的肾脏,损害这种情况下就会是尿微量白蛋白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到医院积极治疗,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肾脏造成的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是目前检测微量蛋白尿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用于检查尿常规中的蛋白或者是检查早期糖尿病、肾部疾病做个比值,这种手段准确率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通常不会受到饮食运动的影响,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在0~2.5mg/mmol是正常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提示有微量白蛋白尿,需要进一步做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也就是人体尿液中出现的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值需要小于20μg/min。白蛋白是血液中的蛋白质,尿液中会有少量的白蛋白,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数值比较高的话,需要引起重视。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高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检查出尿微量白蛋白数值过高的话需要马上到医院详细检查,及时治疗早期的肾病是可以治疗的,如果肾病不能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发生病变,引发更加严重的肾病。
导致患者在尿液检查中有尿微量白蛋白出现偏高的原因,有很多种,一般多为肾功能损害常见的病症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导致的肾病。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早期的肾功能损伤。如果患者在尿检中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情况,一定要进行系统的肾脏功能检查确定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病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血糖检查或者B超检查来确定,导致肾功能损伤的原发病。早期肾功能损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如果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到达肾功能衰竭期,出现蛋白尿或者肌酐升高的情况,治愈的希望就比较小了。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和血糖的升高,避免加速肾病的发展。
尿微量白蛋白150mg/L,会有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可能。临床上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有区别的,临床上通常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来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有一些早期的深造疾病在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显示(-),但这并不能代表没有患上肾脏疾病。而在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升高,因此需要及时干预。尿味白蛋白的正常值应该是低于30mg/L的,如果高于这个数值,则表示为异常。因此尿微量白蛋白150mg/L说明非常明显升高了,所以有可能会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此时应该用降低尿蛋白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有培哚普利片、黄葵胶囊等。也要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控制血糖处理;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采取控制血压、改善肾脏微循环的治疗等。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如果血清总胆固醇数值高,说明存在高脂血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所以要及时的治疗。在治疗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身体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衰退等慢性疾病。此外要从饮食上进行调整,不要吃脂肪含量高和油分大的食物,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针对性合理的饮食计划。另外需要配合降血脂药物一起服用,例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收集24小时尿液,检测肾脏在24小时内排出的总蛋白称为24小时尿蛋白量,也称24小时尿蛋白量。当尿中的蛋白质每24小时大于0.15克时,就称为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量明显优于单次尿蛋白定性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肾脏排出尿蛋白的程度,且不受尿液的浓缩或稀释影响。收集尿液24小时后,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定,包括沉淀法、固定法、双输尿管法、折射法或氮测定法。常用的有:1、沉淀法。2、着陆方法。用尿蛋白和蛋白沉淀剂沉淀。将样品与经光电比色法处理的蛋白标准溶液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蛋白定量结果。少量甲苯应加入以保存尿液24小时。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定时精度稍差。3、比色法准确可靠。
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尿液中不容易出现的物质,如果尿液中出现了微量白蛋白,说明尿液存在着异常,一般来说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反映机体蛋白质异常,如果经过尿液排泄出去,说明肾小球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大,是有助于发现肾小球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指标,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物毒性、糖尿病合并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征。
正常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的是每24小时总尿量力所含的尿蛋白定量是不超过150毫克的。如果超过了150毫克,则多数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额,只要超过了这个数值,医生就会对生理性或病理性加以判断。如果是病理性的,有可能与肾病有关。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少有关。通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越高,肾小球疾病也会越亚种,每24小时尿的蛋白质也会越多。如果患有肾病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会超过3.5克,此时就应该立即就诊,因为这种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就诊不及时,肾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对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首先我们知道铁蛋白是基体内储存铁的一种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含有少量铁蛋白 对于一般男性来说,它是每升15到200微克,而女性大约是每升12到150微克,所以对于铁蛋白的原因我们要搞清楚。首先,有些肝癌可能会导致铁蛋白增加 因为肝癌细胞可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所以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和清除受到影响,同时肝细胞受损和坏死,储存在肝细胞细胞质中的铁蛋白可能溢出到血液中。除了肝癌,血清铁蛋白在胰腺癌、食道癌、胃癌和结肠直肠癌中也增加。我们只能治疗恶性肿瘤,控制肿瘤后铁蛋白会降低。此外,由于长期输血导致铁蛋白增加,我们可以应用除铁氨进行除铁治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若患者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首先要改善饮食,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并且饮食也要规律。在饮食方面也可多补充一些水果和蔬菜,对身体是有很大帮助,并且要经常锻炼,日常生活当中也要禁止抽烟喝酒。如果患者出现血脂升高等问题时,也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药物来降低,比如阿托伐他汀或者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是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
尿酮体偏高是因为体内缺少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称之为饥饿型酮症。如果血糖超过13.9mmol/L,同时尿酮体偏高的话,则是患有了糖尿病酮症,这种情况是因为体内糖代谢紊乱,缺乏胰岛素导致的。如果病情加重,很有可能会诱发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平时应该多喝点水,及时去医院做检查,找出导致尿酮体偏高的主要原因。如果患有感染性疾病,都有可能出现尿酮体偏高的现象。有的患者因为患有糖尿病,经常服用胰岛素,突然停止服用,也有可能会导致尿酮体升高,严重的患者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