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作用 香附子,别称香附、莎草,是一味中药,为莎草科植物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制成,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香附子具有调经止痛、抗菌、疏肝解郁等作用。
1、调经止痛 香附子味辛,可用于肝气郁结导致的月经不调、小腹胀痛,可以配合艾叶,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行经腹痛。
2、抗菌 香附子有抗菌作用,其提取物对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香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效。
3、疏肝解郁 香附子具有缓解消化不良、理气解郁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肝气郁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寒凝气滞或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
4、麻醉止痛 香附子的提取物有一定麻醉和止痛作用,可以治疗偏正头痛等疾病。 营养价值 香附子含有丰富的挥发油、三萜类化合物、黄酮苷类化合物、生物碱、葡萄糖、果糖、淀粉、蛋白质、无机元素等成分。其性平,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的作用。主治肝气郁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寒凝气滞,或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寒疝腹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其中治疗月经不调时可单独使用,是妇科调经的常用药。
香附子浸膏对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收缩力和张力;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香附子水煎剂可增加胆汁流量,并对肝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总生物碱、苷类、黄酮类及酚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有强心、减慢心率及降低血压的作用;香附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其提取物对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适宜和禁忌 适宜:月经不调、肝气郁结、风寒感冒患者 香附子味辛,可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合艾叶可以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是妇科调经的常用药。
香附子具有够缓解消化不良和理气解郁等功效,可以治疗肝气郁滞导致的胁肋胀痛、寒凝气滞,或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禁忌:阴虚、血热者 香附子主要用于治疗气滞所引起的各种病症,而气虚无滞时不宜服用,如果气虚无滞者过量食用可能使气虚更加严重。
且香附子有助热升火之功效,故阴虚火旺的患者应谨慎食用。母婴宜忌 孕妇应谨慎食用。
香附子属于理气药,药性较强,能活血化瘀,可能危及胎儿健康,有流产风险,因此不建议孕妇食用。
婴幼儿应谨慎食用。香附子味辛,婴幼儿过量食用后易上火,故应谨慎食用。温馨提示 香附子不宜过量食用,因其辛香气浓,为血中之气药,善走能降。
胆道蛔虫病患者忌单独应用,因香附子有松弛胆道括约肌的作用,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蛔虫进入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