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真的是废物么?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可分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从外界取得物质,转化为体内的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体内的旧有物质转化为环境中的物质的过程称为异化作用。
同化和异化作用都包含一连中的中间代谢反应。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物质有氧代谢的中心环节,它把糖代谢、脂肪代谢和蛋白代谢有机地联系起米,是这三种代谢的连接点。三羧酸循环放出二氧化碳,而脱下的氢(2H)经氧化磷酸化形成水和2-3分子ATP的能量,如此循环不息。
不管我们摄取的糖类食物是粮食、淀粉还是什么糖,到了小肠都必须变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才能被吸收。消化吸收的甘露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单糖均能很容易地被肝脏转化为葡萄糖。
三羧酸循环使糖完全氧化、并以ATP的形式将能量储存起来。三羧酸循环是在有氧条件下,在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换言之,体内二氧化碳是由细胞代谢产生的。
在无氧条件下,糖也可代谢(称为糖无氧分解或糖酵解),但其代谢场所主要是在肌肉。糖酵解后也产生棉量, 而且糖酵解后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的条件下也可进入三羧酸循环而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也以ATP形式存储 大量能量。
物质代谢不停,二氧化碳的产生也不止,人体每天可产生二氧化碳300-400毫升,它必须通过不断地呼吸而排出体外。二氧化碳进人血液后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迅速分解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当氢离子浓度増高,即引起酸中毒。从这个意义来说,二氧化碳是废物,必须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
但人体仍然离不开它,因为二氧化碳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活动的重要刺激因子,它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实现的。
二氧化碳从脑血管弥散进入脑脊液后很快与水结合,并释放出氢离子,后者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参与呼吸的调节,而且氢离子的刺激作用可能比二氧化碳本身更为重要。
肺泡腔内的残气中也有一部分二氧化碳。对维持肺泡的张力,避免肺泡萎陷也起一定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氧化碳不是废物。
我们不能希望动脉血或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越少越好,太少了就会形成呼吸性碱中毒,对机体同样是不利的。问题是必须保持动脉血和肺泡中二氧化碳分压恒定在正常水平,因而必须保证气道的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