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你好,你说的孩子这种发烧的现象考虑孩子有可能还是扁桃体发炎的原因导致的。建议你最好是在给孩子用头孢类的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输液治疗几天效果是比较好的,治疗期间多注意给孩子喝一些水,这样孩子发烧的症状慢慢就会好转了,祝早日康复。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孩子退热可以用物理降温和退热药物治疗。退热药物包括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肛门塞入退热酸也是比较好的。物理降温可以使用温水擦拭患儿腋下、额头、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除了给孩子降温之外,还需要给孩子适当地多喝些白开水,引用含有维生素c的果汁,在孩子发烧到四十度的时候注意不要给孩子盖得太厚,并保持房间通风。当孩子发烧到四十度的时候,通常使用口服退烧药。但是对于不会吞咽的、呕吐的孩子最好不要口服退热药。如果家中有退热药要看清药物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药物一定不要给孩子服用了,还要注意退热药物儿童的用量。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孩子发烧40度,要及时给孩子吃布洛芬或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物作为应急处理。给孩子服用药物之后,一般不会马上使体温下降,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的方式,对孩子的腋下、腹股沟、额头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擦拭,能够快速的降温。孩子发烧40度,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这时孩子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都在下降。做积极的处理,能够预防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的危险。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发烧40度属于高热,如果长期不下降会导致肺炎,甚至高热惊厥,对于大脑也会有一定的损伤。目前这种高热并不可以持续时间太久,所以必须尽早应用退热药物或者退热针剂,迅速促进体温下降,同时也要配合物理降温共同调理,可以应用温水擦拭身体局部。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科
发烧40度属于高热,如果持续10分钟高热不退,会出现抽搐、高热惊厥等危险症状。高热对脑部的影响较大,持续高热会刺激神经系统,出现惊厥,导致脑部缺氧,引起脑损伤,甚至出现癫痫甚至抽搐等症状。同时高热也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有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小孩很容易惊厥,必要时需要服用退烧药。
发烧是常见的病理性症状,发烧时体温不同会有不同的类型,如果体温在37.3~38℃为低烧,38~39℃为中烧,39~41℃则属于高烧。41℃已经属于超高烧的范围,会对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比如会影响到头部,当发烧持续到41℃时,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高热惊厥。而当高热惊厥频繁性的发作时,会对脑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而且也有可能会致使患者处于持续性的状态,抑制患者正常的呼吸。另外也有可能会对身体内脏产生影响,有些患者持续性的高烧,肝脏和肾脏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发烧到40度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呼吸科
肺炎热可以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发热。例如,当肺部感染的症状较轻时,可能没有发热的临床表现。 如果肺部感染严重,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升高,如大于38度和40度等。因此,在确诊为肺炎时,需要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通过积极控制肺部感染的整体状态,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时应注意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尤其是老年人合并明显肺部感染时,可能伴有其他并发症。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并期待更好的恢复。
孩子40度的体温是高热。目前,体温持续偏高,发烧没有消退,退烧药应该先服用。如果可以口服,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乙酰氨基酚成分的退热药物。如果宝宝口服药物有困难,可以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塞肛门。此外,注意适当的饮水,同时配合退热贴敷在额头上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并擦拭腋窝,腹股沟和其他大血管,以帮助散热。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差,并且持续发烧,需要去医院就诊。
大部分冠状病毒感染,发烧到38度以上,少数会发烧高达39或40度以上,发热会出现持续不退、药物治疗无效的现象。当患者出现了反复发烧,需要及时到发热门诊进行检查。此外,如果患者还出现了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无论是否去过疫区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都需要到医院就诊排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体温常在38℃以上,部分患者还可达39℃或40℃以上。若患者发热持续不退,药物治疗无效,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若患者治疗后已退烧,不代表病毒被完全清除,还需提高警惕,防止病毒二次感染。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次数,防止交叉感染,在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冠状病毒感染,大多患者发烧在38度以上,有部分患者可达到39或40度以上。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发热门诊排查。此外,如果患者近期去过疫区或者与感染者有过接触,都需要到医院就诊排查。若患者治疗后退烧,且呼吸频率大于每分20次,不代表病毒已经被彻底清除,还需要提高警惕,防止以免病毒二次传染。
肺炎所伴随的发烧,温度一般都是比较高的,一般情况下都在39度以上。有些孩子可能在肺炎期间发烧超过40度,这是相对危险的。然而,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发烧的温度不成比例。当肺炎发生时,免疫缺陷患者或抵抗力非常弱的老年人不会发高烧,而只会发高烧或不发烧,这更危险。肺炎通常用抗炎疗法治疗,这需要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有选择地使用药物。如果白细胞增加,治疗需要抗生素。如果白细胞没有增加,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伴随肺炎的发烧通常温度相对较高,通常在39度以上。有些孩子可能在肺炎期间发烧超过40度,这是相对危险的。然而,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发烧的温度不成比例。有免疫力缺陷的患者或者抵抗力十分弱的老人,在肺炎的时候反而不出现高烧的情况,而只会发高烧或不发烧,这更危险。 肺炎通常用抗炎疗法治疗,这需要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有选择地使用药物。如果白细胞增加,治疗需要抗生素。如果白细胞没有增加,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由于怀孕时期比较特殊,并且体温低于38.5度,可暂且不用口服退热药物,多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通常,通过温水擦拭浴、冰敷冷却、酒精冷却和服用姜红糖水以更好地调节身体状态来达到降温效果,而降温效果是通过物理退烧来实现的。自然,可以避免持续发热引起的宫内缺氧、畸形、发育性智力损伤等危害因此,当体温达到38度时,有必要通过物理降温来降低体温,这样胎儿的发育状态就不会受到持续的影响。
发烧39度的儿童属于高烧,需要药物来退烧。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者正柴胡饮冲剂,扑热息痛等退热药物治疗。你也可以去医院注射柴胡注射液,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来退热治疗。服药的同时,要积极使用温水擦洗浴疗法或酒精擦洗浴进行物理降温。多喝生姜和红糖开水来促进排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散热,不要穿太厚的衣服。
婴儿体温达到39度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及时用退热药治疗。临床上,儿童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布洛芬,另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父母只需要选择这两种药物中的一种即可。但要注意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使用退烧药后,应该给宝宝多喂些温开水,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快速降低体温。另外,建议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常规c盘蛋白等检查,找出宝宝发热的原因,积极治疗,并注意宝宝的保暖,以免让宝宝着凉。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晚上发烧39度,体温相对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是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感冒、淋雨、抵抗力下降和细菌感染。常见感染是病毒感染,表现为头痛、发烧、疲劳、喉咙痛、流鼻涕等。还有细菌感染,表现为黄痰、黄鼻涕和严重的咽痛。首先建议多喝水,喝温水来促进细菌的排出,帮助降低体温。同时,可以喝姜汤来排汗和调理。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口服布洛芬缓释片进行退热治疗及时去医院检查血常规,确定发热原因。选择药物疗法。
孩子们发烧39度。建议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多喝白开水,补充液体以防脱水,这样做一般情况下能迅速退烧。如有咳嗽症状,可配合头孢克格颗粒和安宁颗粒止咳化痰,消炎对症治疗。如孩子持续发烧,并伴有剧烈咳嗽,建议去儿科治疗。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药物以及镇咳和祛痰药物都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也可以给身体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
当一个1岁的婴儿发烧到39度时,切不可粗心大意。必须立即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物,比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复方锌布颗粒或者使用退烧栓,并将体温降至38.5度以下。否则,儿童将容易遭受热性惊厥和对其脑细胞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出现反复发热或持续发热,可在4-6小时后给药一次,但一天24小时内服药次数不能超过4次。具体剂量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和说明来服用。此外,物理降温可以延长退烧药的作用时间,提高退烧药的疗效。可以用温水擦拭患儿全身皮肤一次降低体表温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首先需要了解乙酰氨基酚栓属于肛门给药,很多发烧的婴幼儿都是采用这种方式退热的。它不需要口服,作用就是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用来降低体温,一般体温超过38.5度就可以使用了。对于成年人来说,当体温超过38度就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因为起作用较为缓慢,有可能在应用药物的同时体温还处于上升期,所以退热栓需要早期使用。另外,最好不要频繁的使用,因为药物对于肠道黏膜会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