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您好,孩子还有何其他症状,如发烧之类的,根据您描述的,很像是感染了水痘了,如果家里有小孩的最好要隔离开来,建议您带孩子到传染科详细检查一下为何。
医生询问:希望我的解答您能满意,如有其它问题我可继续解答。并且我们也期望得到您的肯定,您的支持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两岁宝宝是可以喝纯牛奶的,因为纯牛奶能够保护消化系统,有滑肠润燥的功效,能够缓解宝宝的便秘情况。但不易饮用的过多,一般每天喝500克即可。因为过多的喝纯牛奶,宝宝会出现腹胀的情况。两岁的宝宝建议以配方奶粉喂养为宜,不过具体还是根据孩子的体质和家庭情况来决定宝宝,只要适合宝宝,能够健康正常的发育就好。
两岁半宝宝身高标准为92.5厘米,体重标准为13千克,如果体重高于正常标准的20%,说明宝宝有肥胖的情况,体重有些过重。如果体重低于正常标准的20%,可能宝宝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补充营养。当宝宝身高矮于标准的20%,属于矮小身材,如果过于矮小,有可能患有发育迟缓,可以带孩子到儿科做内分泌检查,以免孩子患有矮小症。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两岁宝宝发烧到39度,需要及时的给宝宝服用美林或布洛芬等退烧的药物,同时需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让宝宝大量的排尿,能够使体内的毒素排出。还可以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的方式或手心、脚心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散热。如果服用退烧药物之后宝宝的烧不退,要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根据病因做相应的治疗,以免宝宝出现高热惊厥的情况,避免宝宝的脑细胞受到损伤等情况发生。
两岁半的宝宝说话的时候有口吃,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这是由于宝宝的语言功能处于发育的阶段中,当出现一些较为复杂语言、句子时,此时宝宝就会出现口吃说话不流利的现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渐提升,说话不再出现口吃甚至会变得流利起来。因此,当发现宝宝说话口吃的时,家长无误过于担心和矫正,日常多与宝宝交流即可,如过度指责时,会增加宝宝的心理负担。
小孩子出现牙疼是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牙疼一般是因为孩子的牙齿损坏或者蛀牙,到孩子五六岁时就开始换牙了,在牙齿更换的过程中,乳牙脱落和新牙的长出都会出现牙龈红肿。而因为蛀牙以及牙齿损坏,对于牙神经都会造成损伤,可能会出现明显疼痛症状,甚至局部还会有红肿和炎症。对此需要进行对症治疗,要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炎症刺激,需要到口腔科进行治疗,看是否需要拔牙,对于疼痛比较严重的则可以先服用止痛药。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孩子脸上长斑可能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癣,主要与患儿日常的卫生习惯以及炎症刺激有一定的关系。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的皮肤科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如有需要治疗,可以让患儿先服用制霉素片、维生素C,同时辅以钙片、鱼肝油或者是局部外擦达克宁软膏。而在平时要让孩子多注意休息,在饮食上以清淡类的食物为主,一些油腻、刺激性过强或者是辛辣类的食物避免食用,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绿豆、白菜、芹菜、香蕉、苹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试管婴儿技术出现比较晚,1978年,世界上才成功孕育了首个试管婴儿,至于我国首例成功的试管婴儿出现时间还要晚7年,在1985年。我国首个试管婴儿到现在不到40岁,所以现在还没有明确数据能够统计试管婴儿的寿命,也因此无法与正常婴儿寿命进行对比。不过从试管婴儿的各项指标来看,和正常婴儿没有太大差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皮肤科
宝宝脸上起了像米粒似的小疙瘩可能是脂肪粒,也有可能是皮脂腺增生,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疼痛或者发痒的感觉,这种情况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慢慢的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再涂抹稀释过后的过氧化苯甲酰,每天涂抹1~2次,连续使用5天就可以了,如果长时间使用就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形成脱皮的现象。
脸上长出来的痘很硬,用力挤不出来,是因为炎症较深形成了硬结性痤疮或者是囊肿性痤疮的现象。这种情况最好不要用力挤压,否则会容易出现瘢痕,想要改善是可以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米诺环素、美他环素都可以使用,每天服用两次即可。有的人角化十分明显,可以选择服用维胺酯,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类与维A酸类药物不要同时服用,否则容易引起假性脑瘤样。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再配合异维A酸,在服用异维A酸要多注意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方面的指标。在局部可以使用外部涂抹阿达帕林凝胶、他扎罗汀等药物,一定是要在夜间涂抹。如果炎症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服用夫西地酸和过氧苯甲酰凝胶,达到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是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疾病,其中宝宝上眼皮里面长了个疙瘩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需要及时的治疗,但是治疗需要找到原因。引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多见于麦粒肿、霰粒肿两种,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种危害比较大,需要局部抗感染,如果严重的形成脓肿的需要手术治疗,就是要切开引流治疗。霰粒肿这种的危害不是特别大,一般没有症状的,可以不用治疗,如果长时间不吸收的在采取相应的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内科
导致尿检红细胞高的原因主要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一、肾小球性血尿有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于急性、慢性、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有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等。二、非肾小球性血尿也包括了几个类型,分别是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和结核等;特发性高钙尿症、特发性肾出血;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用环磷酰胺、庆大霉素等。
宝宝脸上长了很多痘痘主要原因是湿疹或是过敏性皮肤严重。一般来说,宝宝脸上出现湿疹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并且会伴随瘙痒。如果宝宝脸上痘痘有渗出情况,应该及时擦拭,避免病情加重,而且家长们也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用手过度抓挠。在此期间,饮食上应该避免辛辣刺激,以及海产品。
一岁半宝宝流口水严重,首先有必要明确一岁半左右的宝宝处于出牙期间,两岁半以内都有可能会处于出牙期间,出牙期间有可能会有牙龈不适,孩子可能有明显的流口水,出现流口水是正常的。此外,如果口腔运动不好或牙齿的咀嚼能力弱,也可以出现流口水比较多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必要练习口腔的咀嚼功能,多吃硬一点的食物,这有助于锻炼口腔周围的肌肉力量,缓解流口水。另外,有的孩子有可能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吃手的情况,如果有吃手或者喜欢把玩具,物品放在嘴里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需要进行行为干预,尽量不要吃手或者把物品放在嘴里,经过积极的干预之后,情况会逐渐好转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对于两岁宝宝,睡觉出汗厉害,考虑是盗汗的可能性。对于这种情况,从我们西医角度来讲,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缺钙所导致的;从我们中医角度来讲,考虑是阴虚或者气阴两虚所导致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缺钙,需要遵医嘱、规范化的进行补钙;缺乏维生素D也需要补充具体需要做骨密度、微量元素这些检查来进行明确。我们中医,对于出现盗汗可以口服龙牡壮骨颗粒、虚汗停颗粒、柘林颗粒等等一系列的中成药可内服用于调节和治疗盗汗。也可以通过中药按摩进行调节和治疗。
一岁以内的宝宝建议是不能喝纯牛奶的,两岁之前宝宝都应该喝全脂奶。两岁之后可以喝低脂或脱脂奶,比起一至二岁的儿童,三岁以后的孩子饮食相对就容易均衡一些。一岁以内的宝宝胃肠功能还没有发育好,必须喝母乳或者配方奶,宝宝一岁后很多宝妈因为奶水不足或者重返职场等各种原因,开始给宝宝断奶。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岁以后不能继续母乳的幼儿最好选配方奶粉,但可以少喝一点纯牛奶。美国科学会推荐十二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喝全脂的牛奶。婴儿需要全脂牛奶、维生素A和维生素D提供的能量。这个时候,三岁以后,这个时候孩子更倾向于推荐直接选择纯牛奶,但愿意喝配方奶的孩子仍然可以喝配方奶,有的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喝奶,吃饭就行,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钙最好取自食物。
如果两岁的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观察小儿腹泻的频率、性质和大便量,有无发热、腹痛、呕吐、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有无排尿少、脱水的情况,还要注意有无烦躁或精神差等症状。我们要根据情况给孩子进行治疗,建议还是去正规医院找医生诊治,因为除了治疗研发疾病,还应该注意是否有腹泻引起的脱水症状。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但是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身体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即使是来来月经,月经也常常不太规律,而且很多情况下月经属于无排卵月经,需要认真观察。如果女孩子月经后还会出现大量出血,需要立即就医。如果女孩子八九岁就来月经,说明存在着性早熟,如果十五六岁来还没有来月经也属于不正常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诊治。
三岁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首先看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如果是就需要及时去补充钙片和维生素。其次看是不是生病造成的,及时找出患病的原因,然后再去针对性治疗,比如消化不良,吃的太多都会让孩子腹部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平常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去喂养,定时定量。要是处于饥饿的状态,孩子也会哭闹不住,因此要及时关注宝宝的饮食。另外三岁孩子已经有个人的想法和意识,需要看是否没有满足要求造成的,还是应该多花费点心思去观察宝宝的变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血压主要可以分为高血压和低血压两种,人的年龄对于血压高低影响都非常的明显,刚出生一个月的小孩子,血压一般都在84/54mmHg附近,在长到一岁的时候,血压会升高到95/65mmHg附近。孩子在6岁的时候正常的血压平均值为105/65mmHg。10-13的小朋友正常的血压平均值继续升高,达到110/65mmHg。以此类推到成年的时候血压正常的平均值为120/80mmHg。而老年人的血压处于140-160/80-90mmHg附近都是正常的。2022年最新指南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修改为≥130/80 mmHg,专家指出对血压130~139/80~89mmHg人群开展生活方式干预以及非药物治疗无效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就是减少高血压不良后果的重要窗口期,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这将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