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被蜈蚣咬了之后,有两种情况:
1、咬伤的地方有点皮肤过敏现象,之后就没事了;
2、咬伤后出现头晕、耳鸣、甚至会出现呕吐现象,这就是中毒现象,体能较差的人情况会更加严重。咬伤后可用碱性肥皂水(别用香皂)、苏打水、3%氨水、4%碳酸氢钠等清洗伤口,用碘酒、酒精进行消毒。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吸出毒液。如果有蛇药的话。用温开水化开抹在伤口上,没药可用泡开的冷茶叶(碱性)敷上。建议到医院做个检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如果被狗咬伤了,则有可能会感染狂犬病。一旦被狗咬伤,需要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清洗,可选择使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清洗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其次一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可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再简单的处理完伤口之后,需要去正规的医院就诊。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我们的伤口严重程度,在进行对应的消毒处理,除此之外,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狂犬疫苗。目前对于狂犬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疫苗需要打4~5针左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蜈蚣是一种有毒的小动物,要是不小心被蜈蚣咬伤的话,是需要及时处理伤口的,伤者首先要看下受伤部位有无毒刺,需要尽快去除毒刺。而如果没有毒刺的话,可以使用一些碱性的液体冲洗伤口,如肥皂水。之后可以在肿块周围外敷一些中草药,先自行简单处理后,再及时到医院进行救治处理。可以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消炎治疗,或是注射抗生素能药物达到抗炎的效果。被蜈蚣咬伤后,患者也不必过于紧张,及时进行处理并就医治疗就可以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当一个人不慎被蜜蜂蛰了以后,轻则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起水泡等现象,重则则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腹痛、腹泻的情况。在被蜜蜂蛰了的第一时间,要首先检查伤口上是否残留有毒刺,如果有毒刺要迅速将其拔除。之后可以用一些碱性的溶液来擦拭伤口,因为蜜蜂的毒液是酸性的,例如肥皂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抗敏药物来防止自己过敏。
人体被蚊虫、蚂蚁等咬完之后应该怎样处理。在被蚂蚁叮咬之后,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局部的擦拭,如果没有肥皂水也可以使用清水进行冲洗,甚至可以使用酒精来进行局部的消毒。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被蚂蚁叮咬之后出现过敏现象,主要表现为红肿、起皮疹,甚至周围会起小红点,严重会造成全身过敏,此种现象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物,例如扑尔敏、开瑞坦等。
在户外活动时,极易招惹上跳蚤,一旦发现被跳蚤咬了,首先要将贴身所有衣物脱下,并且浸泡在有衣物消毒液的水中,因为跳蚤惧怕水,这样子的方法可以消灭跳蚤。其次在跳蚤咬的位置涂抹清凉油以及风油精,可以起到祛痒祛疤的效果,涂抹时间为每日1次,可使用棉签进行辅助涂抹,较为卫生,坚持三天即可痊愈。同时跳蚤在侵袭人体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分泌物有机酸,俗称为蚁酸,这种分泌物可以使人体的肌肉感到酸痛,在被跳蚤咬伤后,采用钠盐水解后呈碱性,达到止痒祛痛的目的。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被猫咬了之后,需要根据咬伤的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如果伤口比较深,或者有出血的情况,是需要打狂犬疫苗的。同时还要打免疫球蛋白,注射抗伤风抗毒素针剂。被猫咬伤之后,有出血情况要尽量将血挤出,用流动的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经过处理之后在24小时内到疾病控制中心,注射疫苗,对伤口做专业的处理。狂犬病是能致人死亡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在日常加强防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重症监护室
虽然狂犬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是只要及时的接种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就可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犬、猫的唾液当中,随着犬、猫舔爪子的同时病毒就存在于爪子之上。因此对可疑动物咬伤、抓伤都需要及时进行伤口消毒处理和注射狂犬病疫苗,严重者需要加用狂犬病血清。被狗咬伤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而不去接种,不可视生命为儿戏。
被狗咬伤,需要马上用流水冲洗伤口,连续冲洗20到30分钟,最好是用20%的肥皂水冲洗,然后用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需要反复消毒三次。另外被狗咬伤需要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狂犬疫苗的时间最好是24小时之内。如果被狗咬伤,在24小时内未能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需要在被咬伤的时间十天之内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如果是被跳蚤刚刚叮咬,可以及时外涂炉甘石洗剂,也可以外涂无极膏以及丹皮酚乳膏来止痒,这样可以减轻被跳蚤咬了以后的皮肤炎症的反应。如果皮肤炎症的反应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那么可以及时的外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例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以口服一些第二代的抗组胺药物,例如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若是在买菜时,周围刚好有感染冠状病毒的人,自身感染的几率则会增加,感染者咳嗽的飞沫或传播到空气中的病毒,可能会沾到周围人身上,而且病毒可能因此被带回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除非身处疫情重灾区,否则这种传染几率其实并不大。需要指出的是,病毒存活并不代表一定具有传播性,实际上自身没有代谢能力的病毒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是很难生存的,即使仍然存活,如果其表面的囊膜蛋白发生了一定的变性,与人类细胞结合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我们买菜时沾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且这种病毒仍然是可以传给人的“新鲜病毒”,但如果我们买完肉菜回家后,及时、正确地洗手,手上沾染的冠状病毒也会被洗掉,并且将菜肉都进行彻底清洗,将菜肉都充分做熟后再食用,也可消灭病毒。在预防感染时建议不吃生的食物,将食物煮熟后再食用也是因为高温能将病毒杀死这个原因。
根据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信息,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源尚未发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仍需密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的一种,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病毒。到目前为止,只有脊椎动物如人类、老鼠、猪、猫、狗和鸟被发现感染。因此,尽管有报道称海鲜市场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但不能说是由海鲜引起的。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一些人患有持续性家族疾病。因此,更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具体措施包括:1.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2.打喷嚏时,最好不要直接用手捂住,而是用纸盖住。如果太晚了,你可以用胳膊掩护。3.及时正确地洗手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尽量去不太拥挤和封闭的地方5、注意清淡饮食。
37.4度算是轻度发烧,不建议服用退烧药,多喝水进行排毒,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发热只是新冠状病毒的一种临床症状,新冠状病毒和发热并没有直接关系,如近14天没有疑似患者、确诊患者、疫区的亲密接触,被感染的几率很低,如有疑似患者或疫区接触史应立即就医诊断,目前新冠状病毒有效的检测方式为血液检查。
肺结核是会传染的,但是只有当肺结核患者处于活跃期并且痰中携带细菌时,它们才能从飞沫传播给其他人。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已经接种了卡介苗,对结核病有免疫力,所以你不必太担心被感染。且对方正在服药,不一定具有传染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假如空气中有一个病毒,被你吸入了体内,你会生病吗?并不会。两个病毒也不会。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只有空气中的病毒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让人患病。所谓的飞沫传播随着距离的增加,它也会下降和被空气稀释。进入到空气中的病毒很快就会失去活性。从这个角度上说,保持空气的新鲜洁净,及时通风,本身就是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的好办法,这就是现在强调开窗通风的原因。开窗通风一般建议选择集中时间进行,比如选择人流量较少的时间。如果您刚好住在一楼,那么在白天行人较多的时候还是不要开窗,最好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开窗一两个小时,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和新鲜。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科
在飞机上感染的几率比较小。虽然肉眼可见的客舱是密闭的,但实际是一个通风的环境。客舱空气每2到3分钟就会被完全更新一次,每小时置换20到30次,这种上下流动的空气循环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客舱里空气新鲜,也可以有效降低病毒在飞机上扩散蔓延的可能。同时,客舱中的温度一般会保持在22℃-24℃,湿度一般不大于15%,这样的环境也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染性,对病毒的传播起到了抑制作用。
体温35.8度是体温过低,并不是低烧,正常体温值为36-37度,低烧的体温值为37-38度。而肺炎并不是患者低烧烧出来的,所以不能说低烧会烧成肺炎。当患上肺炎时会有低烧的症状,发生低烧时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做血常规进行检查,看是否为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湿啰音是肺炎的重要提示,可以让医生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如果有湿啰音则有可能患上了肺炎,建议再做个胸片进行检查,如果确诊为肺炎要根据患者的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治疗,越早治疗则效果越好,如果肺炎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在临床上风寒感冒这种疾病也是会传染的。因为风寒感冒是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而导致的,都是有一定的传染性。当人体因为疲惫劳累、精神紧张或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导致出现风寒感冒的时候,是可以通过飞沫或者呼吸道以及密切接触的方式,将感冒病毒传染给他人。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为了预防传染,可以在与风寒感冒患者接触时戴口罩。如果被传染风寒感冒的话,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多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祛风除湿为主,如板蓝根冲剂、藿香正气丸、参苏理肺丸等。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风寒感冒就会痊愈。并且在治疗的期间应该避免接触家人以及儿童,以防止风寒感冒传给他人,引起一些相关的严重病变。所以,风寒感冒是会传染的,在治疗期间最好每日戴口罩,并且与家人隔离是最好的一种选择。日常生活中治疗风寒感冒关键还要以发汗为主,可以多喝生姜红糖水或黄芪姜枣茶。
在没有被感染患者出现在超市或是市场时,在菜市场买菜时接触肉类或鱼类时,往往不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若是在采购食品时,你周围刚好有感染冠状病毒的人,自身感染的几率则会增加,或是他们咳嗽的飞沫或传播到空气中的病毒,沾到菜或者肉上病毒可能会存活比较久,也有可能将病毒带回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除非身处疫情重灾区,否则接触肉类或是买回来的食品中沾染新型冠状病毒带回家的几率其实并不大。所以出门买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这些方面要多注意:一、 出门买菜时,应佩戴口罩,尽量缩短买菜时间;二、 避免去大型海鲜市场、家禽市场或农场等地采购;三、如需去生鲜市场采购,应注意个人防护,首先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如需接触可佩戴手套,接触后及时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其次要避免直接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最后,也要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野生动物、垃圾废水接触,回家后马上洗手,做好消毒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一般在37.3℃以上,39℃以下,但这不是诊断新型肺炎的标准。因为有些病人没有发烧症状,或者轻微发烧,不易察觉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不一定感染新的冠状肺炎,但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新诊断的肺炎患者通常在初始阶段患有发热、干咳和乏力。少数病人有鼻塞、流鼻涕、喉咙痛、腹泻等症状。此外,应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和咽拭子核酸检测进行判断。结果呈阳性的人可以被诊断为已感染。
新冠状病毒发热的标准最低为37.3℃。当然,37.1℃的人如果体温一直平稳没有上升的可能性,也没有干咳、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排除新冠状病毒感染。如果体温上升,超过37.3℃最好去医院检查,减少疑虑。另外,新冠状病毒感染者也有无症状的情况,不能单凭体温来判定是否被感染新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