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检验科
你好,你所说的这个结果是血常规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0.2,百分率4.8,这个没有问题,这个是仪器计算误差。
很多血常规检查五分类中都会出现一些呗仪器误认为相关细胞的误差,这个是跟仪器染色的色差有关,这个不影响健康。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血常规是用来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血常规的优点就是快捷方便准确。对血液的基本情况,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血常规可以反应炎症贫血等情况,是细菌还是病毒的感染也是可以初步的明确。抽血后需在针孔处局部按压三到五分钟进行止血,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个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起来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完全未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更应该延长按压时间。抽血后会出现晕针,头晕、眼花、乏力等立即平躺,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对于肺炎患者,血常规取决于外周血白细胞的总数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这通常是增加的,但是许多患者,例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或严重的患者,也可能具有低的甚至降低的白细胞计数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 因此,应全面查看肺炎临床检查单,并考虑是否可结合C反应蛋白、血沉和X线表现来诊断肺炎。如果肺炎诊断明确,即使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不高,也需要抗感染治疗。此外,还应重视患者的病原学检查,即痰培养和痰涂片检查。根据痰培养和痰涂片结果,可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鹤岗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筛查血常规对于疾病的诊断有辅助性的作用。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白细胞计数下降,一些重症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也将逐渐下降。 此外,如果发热患者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且反映细菌感染的PCT和其他指标升高,血常规检查通常表明发热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另外,筛查胸部CT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有一定的帮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胸部CT有一些相对特征性的表现,通过胸部CT的检查也有助于辅助判断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常规检查的收费与检查项目的多少有关,在三甲医院一般都是五分类检查,一共27项,其他一些低级别医院会做三分类检查,检查15项,收费则是一项一块钱。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嗜酸碱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要检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对于红细胞,则要看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参数等指标。
如果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的升高,则提示有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腹膜炎、胰腺炎以及肠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这些疾病发作时,患者通过相关的检查都会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增高。而白血病、尿毒症以及组织损伤等其他疾病,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增高现象。除此之外,肺癌、肠癌、胃癌以及肝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期间,白细胞也会持续性的升高。但是,也不排除和急性出血、贫血等疾病有关。
血常规检查费用主要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医院等级的差别,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正常情况公立医院血常规检查费用大概35元左右,但如果是在社区或者基层的医院,血常规检查,费用可能会低一些,血常规检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检查,但一般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到身体是否出现疾病,比如一些感染或者血液系统的疾病,以及血小板异常等,都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这对临床诊断疾病鉴别有很大帮助。
血常规是检查不出来肺炎的,很多肺炎患者,血常规特征改变不明显。 肺炎可以通过胸片和肺部ct进行检查,仅靠血常规检查是不能判断出肺炎的。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可进一步了解肺部是否有所感染。若出现咳嗽咳痰情况,可到医院进行肺部检查。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血常规检查经常表明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白细胞计数减少,并且一些患者会伴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对于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肺炎的表现通常通过胸部CT检查发现。起初,通常是双肺的多个磨玻璃阴影。这些毛玻璃阴影通常分布在肺的外围。随着疾病的发展,肺部会出现实变。如果患者有典型的发热、咳嗽、气短、疲劳等相关症状,并有相关的流行病学病史,再加上上述典型检查,通常认为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进一步检测核酸以进一步阐明诊断。与此同时,需要隔离患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果患上病毒感染,单单依靠血常规的检查上面的结果,是无法确定是否存在感染的。如果想要知道属于病毒还是细菌感染,最主要就是通过白细胞有没有出现升高的情况来进行初步的判断。其中白细胞在体内占据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消灭病原体,让机体变得更加健康。当白细胞出现增多,有可能是由于白血病,中毒或者炎性感染引起的,如果白细胞减少,一般都是由于麻疹或者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引起。通常白细胞处于减少或者正常状态中,这种是属于病毒感染,反而就是属于细菌感染,但无法明确说是属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想要了解血常规能查出来患有什么疾病,那么首先就应该要知道血常规里包含了哪些。红细胞的浓度、数量和平均含量都在血常规中表现出来,另外白细胞的分类、每一种的比值、绝对数值都有。一旦血常规有异常,就说明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引起的。通过血常规能够诊断出患者的抵抗力、是否贫血、有没有出血、是否患有肿瘤、有没有过敏性质疾病、有没有病毒感染疾病等等,虽然看起来血常规检测比较简单,但是对于疾病的诊断则是极为重要。
白血病是血液内科的常见病,主要看血常规检查中的三个系,首先白血病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的症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是偏低的;第二看血小板,血小板是减少的,血小板较少的越多出血的风险也越大;最后是看白细胞,白细胞一般是增高的,增高的越多代表病情的严重,白细胞也可以正常或者偏低。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破坏了骨髓造血。
血常规检查内容比较全面。首先,需要检测白细胞的数量,成年人正常白细胞数量在4000-10000/mm^3,而儿童正常的白细胞数量为15000-2000/mm^3.如果白细胞增多,可能是存在炎症感染或者是白血病;如果白细胞量少,可能属于脾亢、病毒感染。其次,血红蛋白数量,男性正常的血红蛋白数量为120-160g/L、女性正常的血红蛋白数110-150g/L、儿童正常的血红蛋白数量170-200g/L。血红蛋白能够反映患者是否存在贫血,如果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属于贫血,血红蛋白增高则为良性疾病。最后,血小板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血小板增高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而血小板减少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血常规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规检查,主要是看患者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或者是贫血的症状。所以血常规检查一般不会检查出癌症,但临床上如果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数量特别高,患者可以考虑是否有白血病这种恶性肿瘤。白血病是比较难治愈的,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患者最好是去专业的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可以发现很多疾病的,中性粒细胞是其中一个检查参考项正常范围应该是0.5~0.7,百分比是50%~70%中间,如果百分比较低,则属于是传染性疾病、肝硬化、化疗之后、再生障碍贫血等,生理性的偏高,一般常见于妊娠期、新生儿、饱饭之后、剧烈运动之后对此不要太过于担心,一般是不采取任何治疗方式的。病理性增高则是白血病、尿毒症、急性出血以及急性化脓性感染等等,需要立即去医院采取相应对应的治疗措施,防止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
血常规也叫血液分析,通过采血来进行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的百分比检测来判断有无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alt是指谷丙转氨酶,在各种细胞里尤其是肝细胞里都会存在,能够敏感地反映急性肝细胞损害来辅助检测有无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或者其他肝外因素如酗酒、心肌病、营养不良等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alt会明显变高,正常来说,浓度范围在0到40个单位/L。
血常规五项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小板五项。这种检查具体可以检查出来的内容有:1、红细胞计数。如果患者体内红细胞计数偏高考虑是身体有大面积的烧伤或者是出现了高原病、肺气肿等疾病。如果计数减少则考虑有白血病的可能性。2、血红蛋白。如果患者的体内血红蛋白偏少的话考虑是有贫血的症状。3、白细胞计数。如果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偏高的话考虑是有感染现象,如果偏低的话则有可能是出现了脾功能亢进。4、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5、血小板。如果血小板偏高的话考虑是有血小板增多症,减少则考虑有贫血或者是急性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的数值偏高,主要可以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由CO、碳酸氢盐、铅、汞和由糖尿病引发的酸中毒等各种中毒的情况。第二是人体出现了急性的溶血等危急的情况。第三也是最常见的是类似于身体上的痈疽疔疮、肺部的支气管炎症、咽部和扁桃体的炎症,阑尾炎,胆囊炎,丹毒等常见的急性的化脓性感染。第四是有较为严重的创伤,比如外因导致的急性的大出血等症状,这样人体在应激的情况下会产生血液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反应。第五是人体内有恶性肿瘤时,因为身体需要调动体内的中性粒细胞赖对抗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的数值应该高于血液的百分之七十,才可以被称为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因为在正常人的血常规报告里,中性粒细胞数值大约是血液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
在实际的临床中,血常规检查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诊断:1、血小板异常。常见的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都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升高的情况。此外,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可能会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减少。2、红细胞异常。常见的如脱水,呕吐,人体水分丢失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生理性的红细胞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有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出现增高。另外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患者的红细胞出现了减少的情况,则可以考虑患者有患有贫血的可能性。3、白细胞异常。常见的各种细菌或者病毒等的感染都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白细胞出现升高的情况。
淋巴细胞数目在检查中表现偏低,要及时关注以下方面,是否接触了某些射线或者使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这些都可能导致细胞减少。抗肿瘤药物进行化疗的情况也会杀死淋巴细胞,造成淋巴细胞总数偏低。急性细菌感染人体,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这时淋巴细胞表现为偏低。再者可能是患者自身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细胞数目偏低可能与淋巴细胞减少症有关。最后一点,在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影响下,机体中淋巴细胞数目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