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指导意见:胆囊炎最重要的注意饮食,这个是其他治疗的基础,也可以减少疼痛的发生的啊,首先建议要低脂肪饮食,低胆固醇 饮食,建议 口服熊去氧胆酸或消炎利胆片减轻症状,最好同时抗炎治疗,有的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
三甲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普通内科
指导意见:胆囊炎是右腹部疼 痛,可放射 至右后背、或者 是腹胀、隐痛、厌食等现象。跟胃病症状是有点儿像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肺炎所伴随的发烧,温度一般都是比较高的,通常在39度以上。 有些孩子可能在肺炎期间发烧超过40度,这是相对危险的。然而,肺炎的严重程度与发烧的温度不成比例。当肺炎发生时,免疫缺陷患者或抵抗力非常弱的老年人不会发高烧,而只会发高烧或不发烧,这更危险。 肺炎通常用抗感染治疗,这需要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有选择地使用药物。如果白细胞增加,治疗需要抗生素。如果白细胞没有增加,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成人主要通过腋窝测量体温,成人腋窝温度正常是在36~37度之间,如果超过37.3度就属于发烧了,当体温处于37.3度到38度属于轻度发烧,38度到39度之间属于中度发烧,体温超过39度属于高烧。发烧的病人一定要注意监测体温,当体温超过38.5度,需要使用药物退烧,也可以用温水擦拭或者冰袋冷敷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持续高烧不退,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发烧原因,再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首先,这种发热是由我们体温调节中枢的各种热原引起的,然后一个上调的病例就会引起发热。正常的腋下温度是36到37度,超过0.5摄氏度,一般来说,是发烧。对于37至38度之间的算是低热情况,38至39度的患者为中度发热,而39至40度的患者为高热,40度以上的患者为超高热。对于这位高热患者,有必要积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否则,如果发烧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发生热性惊厥。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吸引注意力,及时应用解热药物进行治疗。布洛芬和吲哚美辛通常用于退热治疗。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教科书上说,37.4度以上的温度是发烧。临床上,一些病人说我的基础体温可能低至36.5度,36.7度更不舒服。事实上,医学上并不称之为发烧,体温只有37.4度以上测试体温时,一般使用腋下的温度,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是夹一个体温计3-5分钟,体温在38.5度以下时会出现低烧。
正常人的体温略有不同,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当腋下温度超过37摄氏度时,表示发烧。发热是一种由热源作用引起的调节体温的升高,它使温度调节点上移。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或结核病等。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有利于消除病原体,促进疾病康复。当体温不太高时,多喝水可以缓解发烧引起的不适。由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热不需要抗生素。如果体温不超过38.5度,应该尽可能用物理方法来控制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选择药物来降温,比如巴米尔或者是一些激素类的药物,要多喝水,避免着凉。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小儿直肠体温的正常值是36.9~37.5度,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属于发烧。还有对小孩腋下体温测量的方式,测得的正常值是36~37度之间,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一度以上,即可认为是发烧。还可使用口腔测体温的方式测量,正常值在36.4至37.2之间。所以要根据测量的方式来决定发烧的值。
体温有口腔体温、腋下体温、直肠体温等。我们所说的成年人的正常体温,一般是腋下体温,在36℃到37℃之间,都属于正常体温。一个人在一天中的体温是不同的:清晨体温较低,下午五点到七点的体温较高。但是体温相差不超过0.8度都是属于正常的。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温表测得的温度也属于体表温度,判断标准与腋窝温度一致。 发烧是指达到或超过37.3度,低烧是指不超过38度,中度发烧是指超过38度但不超过39.1度,高烧是指达到39.1度但不超过41度,而高烧是指超过41度。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电子体温计测量,需要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进行校对,电子血压计容易出错。 37.5度不是发烧。 发热是指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心,体温调节中心功能失调,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发热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上升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每个人的体温都受到时间、季节、环境、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两天之间的温差应该在1℃以内。根据现行的医学规定,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7.2℃,就是发烧,而耳朵温度一般比腋下温度高0.5℃,所以如果耳朵温度达到37.8℃,就叫发烧。
通过腋窝测量的温度,正常的体温在36度到37.3度之间。一般来说,通过腋窝测量的温度将体温超过37.3度就称之为发烧,体温在37.4到38度属于轻度发热,在38.1到39度属于中度发烧,超过了39度就属于高热,39度到41度属于高烧,超过了41度就属于极高热。要结合发烧的病因进行治疗和处理,尤其是针对高热和极高热,一定要及时的降温,因为体温太高了、持续时间太久了,很容易出现身体其他脏器的病变,甚至容易出现一些高热惊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处理,一般的发烧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科
一般来说,当温度为37-38摄氏度时,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但是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略有不同。例如,口腔的舌下温度通常为36.3-37.2摄氏度,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摄氏度,腋下温度约为36-37摄氏度。因此,任何高于正常体温但低于38摄氏度的体温都可以称为低烧。临床上低烧的原因很多,建议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
一般来说,成人的体温超过37度3是发烧,轻度发烧,轻度发烧可以通过多喝水和物理降温来减轻。此外,如果伴有咳嗽等症状,则需要积极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这样疾病的恢复会更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腋下体温是在36-37℃之间,在临床上经常测量的还有口腔温度和肛肠的温度,这两个位置的温度会略偏高,一般也不会超过37.5℃。
胆红素多少才算正常,许多不同的医院标准也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医院总胆红素在20umol/L以内就算是正常的。书中的正常范围是总胆红素在17.1umol/L之内。没有明显的黄疸表现,通常少于胆红素的两倍,我们称为隐性黄疸。如果胆红素升高,我们需要排除肝内胆管的疾病,例如胆总管结石。排除病毒性的肝炎,排除肝硬化或肝纤维化等,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医治。
胆囊壁增厚可以分为规则均匀性增厚与非规则局限性增厚两种。胆囊壁增厚是胆囊影像学的一种表现,影像学上将胆囊壁≥3mm作为胆囊壁增厚的指征。导致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多种,一般来说,规则均匀性增厚主要见于胆囊结石、急慢性胆囊炎等。非规则局限性增厚主要见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息肉、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等病症。还有一些非胆源性疾病亦可造成胆囊壁增厚,主要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受阻、炎症浸润等所造成的水肿有密切关系。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肾病综合征、胰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症状。
胆囊切除手术后1月之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右腹部的隐痛不适或者胀痛不适的症状。主要有以下情况:1.此情况多考虑患者有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或者是患者的胆汁排泄紊乱后而引起的相关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可口服一些优思弗药物,即进口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治疗2-3周左右进行医学观察,一般此类功能性的疼痛会有所缓解。2.如果患者是胆囊切除3个月以后出现上述情况,患者还要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患者是否有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并发有胰腺炎等症状。3.对于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其会表现出右上腹的隐痛不适或者胀痛不适的症状,患者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上腹部的彩超检查以及胃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对症下药。4.如果是十二指肠溃疡导致的,建议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5.如果是胆总管结石或者肝内胆管结石,可考虑服用优思弗进行治疗。如果结石较大,要考虑在ERCP下行结石的取出手术。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建议及早就医进行检查。
胆囊壁增厚通常表现为胆囊壁厚度超过2.5mm,即超过正常胆囊壁厚度,出现此种情况说明有可能发生胆囊病变。胆囊病变包括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多数患者为良性病变,因此无需太过焦虑。但如果出现胆囊息肉,且胆囊壁厚度超过10mm,此时需要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因此胆囊壁增厚的患者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如果只是良性病变,只需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发生恶性病变,需尽快手术,防止发生更大范围的癌转移。
胆囊结石患者体内有很大的可能还会有胆囊炎的存在,这会导致患者身体上会出现右上腹部的疼痛不适甚至是肝绞痛的症状。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手术进行胆囊的切除,比如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或者是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症状较轻的可以先通过一些消炎利胆的药物缓解症状。对于无相关症状的胆囊结石,不一定非要进行预防性的胆囊切除,建议先进入观察期,定期检查,注意调理饮食,需清淡易消化且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若观察期间出现右上腹疼痛或是梗阻性黄疸等症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切除。
胆囊切除后要注意饮食菜谱的选择,短期内由于身体机制需要调整,因此食物应清淡,不宜吃油腻、过酸的食物。饮食上可以选择低纤维、软温的食物,如浓米汤、藕粉、软饭、少渣的流食,可以减少肝脏的负担。待身体代偿后,逐渐的加入少量的脂肪食物,术后1个月内主要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烂面条、馒头等,1-2个月内,油炸食物要少摄入。因为肝细胞会持续不断的分泌胆汁,非消化时期的胆汁从肝管转到胆囊储存;消化时期胆囊挤压后胆汁会排入十二指肠,可以使脂肪被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消化、分解,与十二指肠和一些胃酸。因此胆囊切除后的患者,短期内因为胆囊的储存、胆汁浓缩、排泄功能的丧失,肝脏分泌的胆汁还没有调节好,所以,短期内患者的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有些困难,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
腋窝温度达到或超过37.3度是发烧。正常体温在36到37度之间。如果温度超过37度但未达到37.3度,则体温偏高。高体温可能是由于生理代谢或由运动和饮食等行为引起的生理变化。它也可能是由传染病引起的低烧。如果基础体温低,测得的体温可能达不到37.3度的低热水平。
人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体温为37.3-38℃,属低烧,38.1-39℃属中等度热,39.1-41℃属高热,41℃以上属超高热。如果体温不高,但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口服感冒灵颗粒,治疗和缓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蓝芩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口服,清热解毒。体温超过38.5℃时,可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吲哚美辛栓纳肛,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迅速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