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你好,宝宝如果体温不是太高,可以暂时先物理降温,多谢洗澡擦身子。如果体温超过38.5℃需要口服美林退热。
同时还需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体温反复,精神状态不是太好,最好需要到医院查一下血常规,看白细胞高不高。
尽量多喝水,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如果手脚冰凉,不能捂衣服或者盖厚被子,防止发生高热惊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打完疫苗出现发热的症状,这是因为疫苗中含有一种叫做类毒素的物质,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所以打完疫苗之后要注意观察身体的情况,尤其是有没有出现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打完疫苗的48小时的时间内最好不要洗澡和碰水,可以多喝水,还要多休息,尽量不做剧烈的运动,这是因为打完疫苗后身体的抵抗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若是发热没有超过37.5摄氏度的话一般是不需要特别处理的。若是发热超过38摄氏度的话,建议尽快去医院检查诊断,才能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打流感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发烧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大多数孩子在打完流感疫苗后会发低烧,通常体温低于38.5℃,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浴、贴退热贴,让宝宝能够更快散热。假如体温高于39℃,家长需要给孩子适当服用退烧药,以帮助退烧,假如孩子在打完流感疫苗后发烧的时间比较长,超过24-48小时,发烧时的温度也比较高,那就应该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需要做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以确定是否并发感染。有些孩子在打流感疫苗前可能已经发生了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刚好在打了疫苗后发烧,这样就不好跟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区别开来,假如出现细菌感染,炎症的指标也比较高,那就必须通过抗生素治疗。
如果你打狂犬疫苗,有人会发烧。这是身体的免疫反应。当体温不超过38°5时,就不需要使用退热药。可以使用物理冷却方法。例如,你可以用温水擦浴,或者用冰袋敷在额头上。同时,你要注意观察。可能是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烧。一般药物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没有影响。只要你不使用影响免疫功能的激素和其他药物,你就不会有太多的担心,保持心情舒适,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一般来说,后面几针就会产生足够的抗体,就不会发烧了。建议您在喝水的同时适当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人体血液中会出现狂犬病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的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同时,它们可以消灭游离的狂犬病病毒,防止病毒的繁殖和传播,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
宝宝需要打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白百破疫苗、麻疹、麻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水痘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疫苗在宝宝刚出生时24小时内就会接种疫苗,到宝宝6周岁才算接种完成。如果到接种疫苗时间,宝宝有咳嗽、发烧、腹泻等不适症状,需要将接种时间推迟。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科
一般由疫苗引起的发烧症状是在疫苗接种24小时之内出现,同时体温不会过高,很少超过39度。一般在24-48小时内体温可降至正常。如果接种完13价肺炎疫苗出现发烧的症状,建议先进行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热水擦身体或者泡澡、贴退热贴、多饮用热水,均可有效帮助孩子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9度,患儿精神状态较差,可以使用布洛芬、美林等药物退烧。如果患儿发热时间超过72小时,应就医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明确发烧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首先,麻风病是一种疾病,没有麻风病疫苗,它应该是麻疹疫苗。发烧是疫苗注射后的正常反应,一般体温在38.5度以下,注意多喝水,然后注意饮食,注意休息。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对于比较严重的特殊症状,自己感觉特别不舒服,可以注意物理降温,可以对症处理就行了。毕竟,它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一般在38.5以下,大多数情况下不用,可以身体降温,对症治疗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患者,还是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或保健室咨询一下,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对症治疗,自己不要随便用药。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打狂犬疫苗的注意事项:一、在打疫苗期间,不能喝酒,浓茶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及剧烈的运动。二、尽量避免受凉,防止感冒,休息不好之后身体会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很难鉴别是疫苗的不良反应,还是由于运动过度或者饮食不注意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后续的疫苗注射。三、孕妇被咬伤,也要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四、注射狂犬病疫苗要到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院和疾控中心,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可得到及时的抢救。五、如果发现疫苗有凝块或变色,或瓶子有裂纹、液体疫苗曾经冻结等情况,都不要注射使用。六、打狂犬疫苗可同时给予维生素及抗感染药物,同时为避免免疫干扰现象,在打狂犬病疫苗期间,患者尽量不接种其他疫苗。
第一,不要抽烟,不要熬夜劳累,也不喝酒,不要进行过分剧烈的运动,不要吃过分辛辣的食物,最好要避免浓茶,避免咖啡。第二,要注意遵循及时,足量和全程的原则,不要漏打,不要延时打。第三,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说,局部的轻微的反应,比如说发红、发烫以及发痒等不需要做出处理,一般来说如果出现中度以上的发热,只需要注意采取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的手段,控制体温,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性的皮疹,过敏性的休克,以及过敏性的紫癜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神经系统的反应,如果出现这些情况的话,一定要积极的抢救处理,特别是过敏性休克。狂犬病是致死性的疾病,没有办法治疗,所以预防就很重要。所以,注射狂犬病疫苗一个小时之内,要高度的观察,是否有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
一种疫苗,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将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卡介苗接种 一个月后,注射了第二针乙肝疫苗。 两个月后,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3个月时,第二次使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次使用百白破疫苗。4个月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第三次,白百破疫苗第二针。6个月时,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和第一针A群流脑疫苗;八个月,第一针麻疹疫苗;九个月后,A群流脑疫苗被注射第二针。1岁乙脑疫苗初种。1.5 ~ 2岁强化百白破疫苗,部分强化脊髓灰质炎糖丸,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的时候,使用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 4岁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时,麻疹疫苗加强针、百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甲组脑膜炎球菌疫苗第四 12岁是卡介苗加强针。第二类疫苗包括A+C群流脑疫苗,3岁时注射一次,6岁和9岁时注射一次,麻腮风疫苗1岁半到2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四年再加强一针,水痘疫苗是1到12岁接种一针,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岁、4岁和6个月时注射一次,12个月以上时注射一次 。
注射狂犬疫苗后再次出现被咬的情况,需要根据时间来决定是否再打疫苗的,如果在近期三个月以内打的疫苗,是不需要再打狂犬病疫苗的,及时予以伤口消毒处理,把血挤出来,然后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一般冲洗20分钟左右,最后再用碘伏消毒;对于一些伤口比较深的,需要清创缝合并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注意保护好伤口,避免其他的细菌感染,如果近期打了狂犬病疫苗的,如果没有抗体的话,需要重新注射。
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全国免疫规划如下:新生儿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满月时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2、3、4三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在3个月、4个月和5个月时,在第6个月给予第三针乙肝疫苗,在第8个月给予麻腮风疫苗,在1.5 -2岁时给予第四剂百白破混合制剂,在4岁时给予第四次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6 -7岁时,出现了第二代卡介苗、麻疹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
注射狂犬疫苗后再次暴露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接种过程中再次暴露,无需重新接种和加量接种;2、全程接种后3个月之内再次暴露,需依据患者的血清抗体补打加强针;3、全程接种3-12个月之间再次暴露,需补打第0、3天的疫苗;4、全程接种1-3年之间再次暴露,需补打第0、3、7天的疫苗;5、全程接种超过3年的再次暴露,需全部补打。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狂犬疫苗建议完全打完五针之后一周再进行饮酒相对是比较安全。,因为酒精有可能会与狂犬疫苗的药物会产生化学反应,有可能就会影响疫苗的作用和令疫苗的免疫功能丧失。那么在打完狂犬病疫苗之后需要休息好,避免熬夜、劳累,避免一些过分辛辣、过分刺激性油腻的食物。一般来说经过合理的休息,在饮食方面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在出生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第一针、卡介苗初种。一个月接种乙肝第二针。两个月第一次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三个月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糖丸和第一针百白破疫苗等。二类疫苗主要有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一次,6岁、9岁加强一针;1岁半到2岁注射一针麻腮风疫苗,四年再加强一针等,可根据医生的指导在指定时间内接种即可。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饮酒可能造成相关伤害。主要原因是饮酒后,血液中会出现一定浓度的酒精。如果浓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注射的狂犬病疫苗成分发生变性,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果狂犬疫苗的主要成分由于酒精的作用而发生变性,那么狂犬疫苗的作用可能会减弱甚至失效。另外,被狗咬伤后,狂犬病病毒从伤口进入周围神经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饮酒加速了该区域的局部微循环,可能会在此时加速,从而导致狂犬病发作。
比如儿童对腮腺炎风疹麻疹均没有天然性的免疫,通过接种麻风疫苗是很有必要的,接种对象一般是在8个月以上的大小婴儿,风疹抗阳的转化率大概是在99.3%,像儿童是这种传染疾病的多发人群,比较容易受到感染,主要与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像麻疹的阳转化率也可以高达98%,比如流行性腮腺炎阳转化率也可以达到96.1%,现在临床上没有针对性的单独麻风疫苗,通常常用的是麻腮风疫苗,包括风疹、病毒疫苗、麻风疫苗和腮腺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注。例如,你需要在注射疫苗的地方停留半小时,观察是否有任何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可以回家。之后需要在家里保护针头接口。对于针端口,需要避免感染,然后您需要分析具体情况。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以休息为主,如果有发烧,那么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或一些药物降温治疗。事实上,绝大多数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没有任何症状或副作用。少数副作用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接种疫苗后,要好好休息,不要喝酒。
一般由流感疫苗引起的症状会在两到三天内缓解。如果在打完疫苗之后出现低烧情况,可以先观察,不需要特殊处理。患者只需要多喝一些热水,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即可。如果患者出现高烧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尽快就医并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然后根据症状使用对症的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