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月经量少的话可能是气血亏虚导致的症状的,是不正常的,最好检查看看,确诊的话也还是可以吃乌鸡白凤丸调理月经的,以后来月经的话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为好,注意放松心情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月经过后两天又有血,考虑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黄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在月经周期中有正常的排卵,黄体发育也良好,但是由于黄体萎缩的时间延长,就会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会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是经期延长或者月经过后又有阴道出血的现象。月经持续时间可长达9~10天,出血量会有时多有时少是不定的,出血量较多时跟正常月经量一样。可给予药物治疗,比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避孕药等。出血较为严重者可口服止血药物,常见的有氨甲苯酸、云南白药胶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产科
在月经的第一天,你可以洗头。正常月经有周期性。出血的第一天是月经周期的开始。两个相邻月经周期的头几天之间的间隔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为月经期,一般3-5天为2-7天。一个时期的失血总量为月经量,正常月经量为30 ~ 50ml,大于80ml称为月经过多,小于5ml称为月经过多。当月经期没有特殊症状时,但由于盆腔充血和前列腺素,一些妇女可能有下腹、腰底下垂和肿胀或子宫收缩疼痛、腹泻等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
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平均3-5天,在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如果月经量过少或过多,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月经太短或太长。女性月经有周期性和自限性,而受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月经第一天出血直到出血结束,称为正常月经。如果出血时间较长,有可能引起妇女贫血或引起生殖道感染,应及时查明出血较多的原因。此外,如果周期太短,这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子宫内膜较薄引起的月经的量太少,时间太短,还需要检查体内的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的厚度。
中日友好医院 妇产科
月经来了2天就没有了属于异常现象。因为女性正常的月经是3-7天会结束。有时会因为突然遭受到感情上的某些打击,或者是突然遭受寒冷的刺激,或者是喝了冰冻的饮料,导致月经2天就没有了。这种情况先建议做早早孕的检查,排除怀孕的可能性。如果是没有怀孕的情况下,可以注意保暖,用热水泡脚并且喝热的红糖水,每天喝一碗。并且建议做B超检查,了解子宫内膜的厚度。如果子宫内膜是比较厚的情况下,那么隔几天还会再来月经。
如果在月经结束之后十天又有出血的情况,可能是排卵期所造成的。排卵期通常是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的15天左右,如果月经期规律,那么可能出现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时期。此外排卵期和经期的时间长短有关系,如果月经期时间短,排卵期则会在月经结束之后的十天左右。如果月经期为一周左右,则会在月经期结束的一周左右排卵。在排卵期间,可能还会有下腹部疼痛、腰酸、体温上升等情况。
一般正常月经周期应该是28天,前后可多增加或减少7天,而月经期应该是5天,前后可增加或减少两天。有一些人月经量较少,一般三天左右就可以全部干净了,但有的人需要一个星期,如果每一个月的月经都超过一个星期,那是不正常的。月经总是不干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子宫内膜不平整或者有息肉。女性在达到40岁左右,子宫内膜就会越来越厚,慢慢会形成息肉,同时如果患有炎症,也容易出现子宫内膜息肉,做B超的时候,我们可以检查出子宫内膜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是快要更年期的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干净的情况,有可能是子宫内膜出现病变,比如患有内膜癌。黄体功能出现问题,出现黄体萎缩后,月经也会淋漓不尽。
女性在月经来之前可能会出现悲伤、乏力、嗜睡、无原因的大怒、哭泣等全身不适的表现,也有的女性会不愿意说话,懒得动或者出现小腹坠胀、乳房胀痛、便秘,、体重增加、手指发胀、下肢肿胀等表现。少数的女性会在经前出现头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关注力不集中等表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月经是子宫内膜自动脱落后,从阴道部位流出的血性分泌物。女性卵子呈周期性的发育、脱落,就形成了月经周期。月经周期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这次月经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第一天之间的时间段,即为月经周期。女性月经周期的长短有所差别,对于月经周期比较规律的女性而言,一般在22-34天之间。
来月经之前的几天时间,此时身体内激素水平比较高,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特别高,很容易就会发生水钠潴留,从而使得宫内膜变厚,当子宫内膜增厚之后就会有很多渗出,使得阴道分泌物变多。等到要撤退的时候,子宫内膜会有脱落和坏死的情况,也会让分泌物变多,因此来月经之前两天时间,分泌物多是很正常的情况,或者是属于少量血性分泌物,这种都是正常的,由于激素出现波动造成。如果没有不舒服的现象,也没有难闻的味道,通常都不用去治疗,期间做好外阴卫生,每天更换内裤即可。
月经失调是月经结束几天后又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这种情况一般会在排卵期出现,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3-4天会自行停止,排卵期出血往往发生在月经的中期,多表现为少量的阴道出血。如果月经结束几天后有出血持续的时间较长,时间超过一周,则需要考虑到与妊娠有关的疾病比如异位妊娠,这要进行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查。月经结束后出血还需要考虑到宫颈病变一起的不规则出血,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可表现为同房后出血等情况。
在医学上,如果月经干净后两天后又出血,通常是由于月经期还没有完全的结束,宫腔里面还有还有少部分的血液,这样即使是干净之后也会再次流血。如果在月经的第一天开始算七天之内出血的情况属于正常情况,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整个月经期的时间较长,例如已经持续了七天出血才干净,干净后没过多久又持续出血,这样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患者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观察出血量和血液的颜色,检查一下是否是由于宫颈引起的出血,在临床医学领域,宫颈糜烂、宫颈息肉也会引起阴道的持续性出血。患者更需要注意,应当去医院检查看是否存在子宫肌瘤的情况发生。
来月经之后往往都会持续3~7天,月经血量在30~80毫升,如果月经提前一周或者延迟一周都是正常的。目前有很多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当月经持续时间少于三天或者超过七天,就有可能是月经不调了,一旦月经不调很容易出现贫血或子宫内膜增厚,产生癌变。另外,很多人月经不调都是因为内分泌失常,这会使身材变胖或过于消瘦,也容易出现不孕不育的症状。
相对于以月经期为轴线计算安全期而言,按照排卵日来计算安全期的准确率会更高一些。整个月经周期包含三个部位: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对于有规律月经,月经周期在28-34天左右的女性而言,其月经过后的第14天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三天以及后四天这个阶段,都属于排卵期。安全期即月经过后的第一天到排卵期的前一天以及下次来月经的前一天和排卵期过后的第二天这段时间。
正常女性的月经来潮是子宫内膜的脱落,通常持续三到七天。如果超过七天,还没有干净,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首先,应在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要排除一下宫颈和子宫及附件有没有一些器质性的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这种情况一般是月经不调的表现。大多数病例是由于黄体功能发育不良,这通常是由黄体萎缩引起的。临床上可以用黄体酮,黄体酮一天两次,每次100毫克。一般是在月经来的第十五天开始吃,服药10天后,一般就会月经来潮。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
大多数女性月经的正常周期应该是28天左右,如果出现提前7天或者是出现延后7天左右的情况,一般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女性的月经周期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21天到35天之间。如果提前但是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那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分的紧张担心。像是月经平时比较规律,偶尔因为情绪或者身体过于劳累之类的因素,而造成月经有提前或延后一周的时间,这些都是正常的,不需要使用任何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只要注意多休息,尤其是不要太急躁,情绪波动不要太大,这样就能够恢复。
女性规律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所以排卵期从月经第1天开始计算,往后推到第14天左右即可属于排卵日。可是很多女性不清楚月经期持续几天,所以从月经第1天开始计算会更准确一些。如果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为30~40天左右,据月经周期应该从下次月经前往前推14天便是排卵日。正处于排卵期的女性会出现轻微性的腹痛或者是有阴道有少量的出血、分泌物,一般持续的时间为2~3天左右,在这段时间内女性最容易怀孕。
月经周期是否正常,并不是看有多少天,而是看有没有规律性。如果月经每个月都特别规律,那么就是正常的。教科书上认为月经周期是28天,前后增加一个星期都是正常的,如果月经周期小于21天,但是很规律,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月经频发,这主要是因为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如果月经周期大于35天,则为月经稀发,有少数女性月经非常规律,但是平均41天才会来一次月经,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如果出现月经稀发,则有可能是内分泌出现了问题,需要做检查。
正常的月经期间可以维持2-7天,平均来说是3-5天。女性月经从出血的第一天开始到整个月经结束,称为一个月经周期,经期的长短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如果经期多于七天,一般经血量会多一些,可能会伴随着贫血或者是生殖道的感染,如果月经少于两天,说明子宫内膜增厚不足,或者是激素水平存在着紊乱,或者是激素分泌存在着不足。
月经是女性在每个月的三到七天时间里的出血现象,一般一个月一次。而白带基本上是女性每天都会有的分泌物,来月经之前会有白带,而且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快来月经的时候盆腔充血加剧,子宫颈和阴道血流量也比平时多,导致阴道的分泌物自然增多现象。但是如果月经前白带增多的同时还伴有白带的气味、性状、颜色的异常变化时,考虑是生殖系统出现病情的表现,应提高警惕。月经每个周期都会分为滤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在滤泡期白带色白、较少或质地粘稠。接近排卵期时,白带呈无色、蛋清状、透明、可以拉丝。排卵后进入黄体期,白带就会逐渐变少、且粘稠、色白或黄。所以在月经来之前会出现白带。
月经结束两天后再次出现属于月经周期性出血,属于一种特殊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发病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黄体功能出现异常所致。在正常情况下,在女性规律性的月经周期中,有正常的排卵且黄体酮发育良好。可是由于黄体会逐渐萎缩或者是萎缩过程延长,会引起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的脱落。有些患者月经周期正常,但是经期持续时间较长,但是出血量不定,有时多有时少,即便是在月经结束后几天又会出血。如果经常性发现月经结束两天后再次有出血的现象,需要及时到医院做激素水平检测或者是诊断性刮宫,而在治疗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选择服用避孕药物、口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如有必要还需要服用止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