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尿中有潜血和白细胞,检查肾脏和输尿管都没有问题,考虑还是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大。建议,你先消炎治疗一周后再复查白细胞。
可以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每天两次静脉点滴。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如果复查后还有潜血,就要进一步检查血尿定位,看看血究竟来自泌尿系统的哪一个部位,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手术前通过导尿管引流尿液比较常见,在拔除导尿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除导尿管球囊液体,拔除导尿管前一定要使用注射器,把导尿管里面的球囊液体先吸收干净,在液体完全抽吸干净之后,再开始拔除导尿管;2、动作要轻柔,在拔除导尿管的过程当中,操作一定要轻柔一些,这样才能够避免对尿道黏膜所造成的损伤。过快或过于暴力的发出导尿管都可能会引起尿道粘膜损伤;3、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在拔除导尿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这样有利于避免在拔出导尿管之后,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或不会排尿等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男科
尿液白色浑浊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主要有两种情况:1、丝虫病引起的尿液白色浑浊,一般进行乳糜试验可以明确诊断,尿液白色浑浊也就是乳糜尿,主要成分是淋巴液、大量蛋白、少数的血液,治疗方法就是杀灭丝虫才可以治愈。2、泌尿系统的感染引起的尿液白色浑浊,主要是由于细菌性感染和真菌性感染而导致的,可以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和尿道分泌物图片等多项检测明确病因,治疗真菌性感染就应用抗真菌的药物,细菌性感染就应用抗细菌的药物。还有一种特殊的泌尿系感染疾病,也就是淋病,淋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药物。
尿液中出现泡沫尿是比较常见的,有正常的也有病理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张力增大导致的。比如正常情况下出现泡沫尿的话,要考虑是长时间的站立劳作,平时不怎么喝水导致的尿液浓缩,可以通过多喝水,多休息,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还有病理性的因素出现泡沫,夜间尿液浓缩,晨起后排尿就会出现泡沫尿,第一,肾病导致的,需要完善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第二、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泡沫尿,也会伴随着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第三、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话可以导致泡沫尿,建议予以抗感染治疗。
有些朋友小便的时候会发现尿液中有泡沫的情况,先不用太焦急,建议先完善尿常规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如果没有尿蛋白的话,不用特别处理,可以定期复查,多喝水避免熬夜;如果出现蛋白尿的话,考虑是病理性引起的,比如糖尿病、肾炎都可以引起泡沫尿,应该予以积极治疗;生活中应该注意多喝水,避免熬夜的怀习惯,避免过量的盐分摄入,生活调理很重要。
导致尿液浑浊的常见原因有生理性原因,如饮水较少,但是出汗较多,则易致使尿液浑浊。还有和进食的食物有关,比如过量的食用过多肉食,或某些蔬菜而导致的体内磷酸盐,草酸盐代谢过量,会形成盐类结晶尿,积聚在膀胱内,排尿时会出现尿白和尿液浑浊现象。病理性为常见的炎症感染原因,比如尿道黏膜有炎症,损伤,或某些致病菌侵袭膀胱,以及肾脏而形成感染,从而也会使尿液异常出现浑浊。
小便排不出来属于临床上的尿潴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将尿液导流出去,之后积极进行彩超、ct和尿常规检查,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尿潴留,积极予以治疗。1、前列吸纳增生。这种情况增生的腺体会压迫尿道,造成尿潴留,需要做前列腺电切手术。2、尿道结石。尿道结石可以堵塞尿道,从而导致尿液无法排泄,此时需要做膀胱镜下尿道结石碎石手术。3、神经源性膀胱。没有特别的治疗措施,需要长期导尿或者是做膀胱造瘘术。
尿液泡沫多最常见的病因就是肾脏的疾病,比如:各种慢性肾炎性疾病,痛风,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生殖道的感染,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病人存在长崎杆菌的感染,同样也会导致尿液的泡沫比较多。经常没有性生活的,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尿完尿还想尿是明显的急性膀胱炎的症状。急性膀胱炎是因为细菌感染造成尿路黏膜炎症而导致的,尿路黏膜炎症会使得尿路的敏感性增加,膀胱内结石是存在着少量的尿液,也会直接刺激到膀胱的逼尿肌收缩,从而产生频繁的尿意。如果存在着急性尿路感染,可以通过尿液检查出来,如果尿液中存在着白细胞或者是细菌数量增加,就可以确诊属于急性膀胱炎。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出现了这样的状况,需要卧床休息,控制性生活,服用药物来进行抗炎治疗。
尿液葡萄糖是因为人体的肾脏对血液中所含有的血糖无法良好吸收,提示血液中血糖太高,从而就会通过尿液排泄而导致这类尿液含糖高。其最常见原因为可能患有糖尿病,特别是早期糖尿病患者没有被发现,或者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尿糖阳性反应。另外,若为女性糖尿病患者,因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性特点,尿道较短,特别容易出现上行细菌感染,而血糖不能良好控制,会造成尿液含有糖分较多,则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所以常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因此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做好预防。
导致白色的尿有很多的原因,主要可以考虑是尿路感染、乳糜尿等。首先如果是尿路感感染引起的话,还可以有以下症状,比如尿频、尿痛、尿急、血尿,还可以伴有发热的症状,需要完善尿液分析检查,观察有无白细胞和红细胞,如果发现很多的白细胞,需要予以抗感染治疗,可以选择喹诺酮类的药物;还有一种是乳糜尿,考虑和饮食有关系,对于平时吃的比较油腻,会导致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检查,及时予以治疗,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
有些人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尿液中有很多的泡沫,会感觉很害怕,认为是否自己患有肾病等。其实不用担心,这和日常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经常吃碱性的食物会造成泡沫增多。属于生理性的原因。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如果尿液中蛋白增加,或者尿糖升高等也会造成泡沫增多的情况,病人也会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口渴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下泌尿系统,以及尿液、有必要的话做下肝肾功的检查等,进一步确诊下病因。
正常情况下,尿液常规检查当中白细胞因为是阴性,如果尿液出现感染的情况,当白细胞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时,会表现出阴性的检查结果,加号越多,则证明白细胞的数目越多,当出现细胞三个加号时,应该积极的配合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是通过静脉输液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治疗周期。等到症状完全消失之后,到医院进行尿常规复查,白细胞如果是阳性的,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适当的延长药物的使用时间,只有当尿常规定性为阴性的时候,才表示已经治愈,尿液检查当中白细胞三个加号,主要是提示尿路感染,如果加号越多,就表示感染的越严重。
尿不出来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尿管的方式,排出尿液。但是不能一次将尿液排出,在排了500ml左右,就可以夹闭尿管。一般男性出现尿不出来的情况,需要导尿7天以上,同时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睡前口服就可以。七天以后,看排尿的情况,拔除尿管。如果是女性出现了尿潴留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尿道狭窄和出口的梗阻引起的,需要进行尿道扩张或者手术治疗,方可改善。
山东省立医院 肾病内科
尿微量白蛋白是一种尿液中不容易出现的物质,如果尿液中出现了微量白蛋白,说明尿液存在着异常,一般来说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反映机体蛋白质异常,如果经过尿液排泄出去,说明肾小球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大,是有助于发现肾小球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指标,还可以用于监测药物毒性、糖尿病合并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征。
早上起来尿液比较黄是很正常的现象。之所以尿液比较黄,是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不能够喝水,所以就会导致自己小便颜色比较黄。人在睡觉的时候会分泌很多抗利尿激素,所以就会导致尿液浓缩。睡觉前喝两个小时适当喝一点水,能够改善尿黄的情况的,但是不建议大家在睡觉两个小时之内喝水,否则很容易增加晚上起床的次数,会影响到自己的睡眠质量。正确的喝水方式是白天喝水,睡前两个小时最好不要喝水,除非是肾结石患者可以喝水的。如果没有感染的情况,患者不用太担心。
尿液偏红色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因为食物引起,比如进食一些紫色的食物,可能会引起尿液偏红,这是属于食物的问题。如果排除食物的问题,尿液偏红色可能是因为泌尿系出血,出血量的多少以及红的颜色也各不相同,如果单纯的血尿,可能是因为肿瘤的原因引起,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年纪比较大,出现了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要怀疑肿瘤的可能性,需要到医院去做相关检查来鉴别诊断。尿液偏红的同时,如果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是因为膀胱发生炎症反应,另外节食也可能出现血尿的现象,但是同时也会伴随着疼痛的症状,所以也要排除结石的可能性。如果出血量比较多,叫洗肉水样尿,说明出血量比较大,有些患者甚至出现血块、休克等表现。
如果有尿意但是总是尿不出来的话,需要考虑是因为尿频或者是尿不尽引起的。尿频很多时候是因为尿路出现感染,或者是泌尿道感染引起的。需要做详细的尿液分析检查,还需要做彩超以及尿细菌的培养,确定具体的炎症原因,对症用药治疗。具体的治疗方式有:可以采用比较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另外口服缓解尿路刺激的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有:三金片、盐酸黄酮哌酯等等。
结石属于泌尿系统中的一种很常见疾病,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尿液中的很多杂质成分长期沉积。尤其是尿液中含钙的盐或者尿酸、胱氨酸这些非常多的时候,容易发生沉积形成结石。此外,如果存在尿路疾病也可能诱发结石,比如患有输尿管狭窄等尿路梗阻性疾病,容易造成肾积水,这样的话尿液会滞留,导致沉渣沉积,从而诱发结石。另外,如果泌尿系统受到感染,导致尿液中杂质成分突然变多,也会诱发结石。还可能跟患者本身身体的代谢有关,如果身体代谢异常,那么尿酸或胱氨酸就会变多,也容易导致结石。
膀胱是储存尿的器官。它是一个囊形结构,由平滑肌组成,位于骨盆内部,开口后端和尿道连通。括约肌控制尿液排出,它在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在一定容量内,膀胱会随着尿液的增加不断,不过内部压力不会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