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内科
你好,结合你的年纪及肌酐水平,属于慢性肾脏病4期,一般5期就是我们所说的尿毒症,首席要积极控制损害肾脏的危险因素,如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降尿酸。
你的尿酸偏高要积极服用药物降尿酸。现在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积极治疗并发症,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发热是肺炎常见症状,但从肺炎的诊断来看肺炎与发热的高低没有直接的关系,发热是症状不是诊断标准,肺炎还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肺底部可听到水泡音。体温的高低与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一般体温可在37.2以上就诊断发热,体温在38.5可以服用退热的药物,吃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果超过39度,就诊断为高热,要积极的应用抗生素,抗病毒的药物治疗。
如果是因为急性肾损伤导致的肌酐160μmoI/L,那么它的寿命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但如果患有的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差不多能活20年左右。很多急性肾损伤都是因为应用了肾毒性的药物,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可以治好的,所以不会影响到生命。但如果是慢性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肾盂肾、高血压肾病等,则很难治愈,同时有可能会发展成尿毒症,这时就需要血液透析来治疗了。从肾衰到患有尿毒症,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而患有尿毒症后做血液透析,直到死亡差不多也是10年左右,因此总共加起来的寿命差不多在20年。
山东省立医院 肾病内科
肌酐指标升高,通常是指肾脏功能出现了病变,而且半数以上的肾小球结构及其功能出现了某些病理性变化。对于肌酐指标升高的情况,首先要确定是急性、急进性以及慢性这三种情况。若是患者的用药史比较明确,而且是在服用药物之后出现无尿、少尿等症状,而且肌酐的指标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迅速升高的情况,通常认为是急性肾脏衰竭,可能是药物原因所导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坏死,一般通过肾脏替代治疗以及保肾治疗等能够达到比较好的预后,在治疗之后肌酐是能够完全恢复正常指标的。若是病人的肌酐指标是慢慢增高的话,而且有慢性的肾脏方面疾病的病史,这种情况下的肌酐指标相对来说比较难被降低的。而有些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如果出现了加重病情的诱因,比如血压突然增高、感染、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血容量不足等情况,通过去除危险因素,肌酐会有相应的轻度降低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说肌酐指标会慢慢地越来越高。对于这些疾病,一般只能够达到延缓疾病发展的作用。
肾功能主要查肌酐、尿素氮、尿酸以及胱抑素C。临床上用来评价肾脏有没有异常的检查项目,主要是肾功能、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其中尿常规检查是为了排除有没有肾炎,泌尿系超声检查是为了明确肾脏有没有形态的改变,而肾功能检查是为了评估肾脏的功能,主要是排毒功能。肌酐和尿素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肾功能的指标,如果这二者升高,提示肾功能衰竭。尿酸升高有可能是肾功能不好引起的,也有可能过高以后导致肾功能的异常。胱抑素C是肾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在肾功能出现轻度损伤的时候,肌酐和尿素氮可能没有明显的升高,但是胱抑素C已经升高了,这时候需要积极的寻找原因并进行干预,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空腹血糖如果>7.5 mmol/L,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还需要进行各项检查。如果想要诊断是否有糖尿病,首先应该检测血糖情况,如果有三多一少症状,吃完饭后两小时检测血糖或者随机检测的结果>11.1 mmol/L,能够确诊病情;如果没有这种症状,用餐后的两小时、随机检测血糖≥11.1 mmol/L,或者空腹检测时血糖>7.0 mmol/L,只有一次的情况下不能够确诊。所以需要进行糖耐量试验才能够明确诊断。
河南省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尿酸高不是痛风。只有当尿酸高达一定程度时,出现高尿酸血症,过量的尿酸无法被溶解,形成结晶沉积于肢体末端,引起关节疼痛,以及痛风性肾病,才称之为痛风。有些患者可能尿酸并不高,但也可以出现痛风这一症状。临床上有70%的病人,痛风发作都是因为尿酸过高,而30%的病人在痛风发作时尿酸并没有升高,这类情况被认为主要是应激反应引起的皮质激素分解,使尿酸被排泄掉了,或者与服用降压药、利尿剂等药物有关。
肌酐的正常范围它需要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性判断。对于成年的男性而言,肌酐的正常范围在44~132左右;女性则在70~106左右。儿童肌酐其正常的范围根据年龄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新生儿肌酐正常范围为小于44.2;半岁~三周岁左右的儿童则小于28.3;5~11周岁肌酐正常范围分别在33.6、37.1、44.2、46以下。18周岁则要小于80。另外,肌酐根据每个医院生化仪器不同、选择的试剂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差别,要根据检测医院的参考范围而定。肌酐的正常范围还要受到体重、24小时尿肌酐评估内生肌酐清除率,准确率会更高。
肌酐是一个指标,主要用来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正常,也可以评估患者得到的治疗是否有效。由于医院存在区别,使用不同的试剂盒不同的生化仪器,肌酐的正常范围也有区别的。如果使用的是酶法测量,对于男性来说,正常值为44到132umol/L,女性为女性70到106umol/L,小孩子的肌酐范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刚出生的孩子一般都是比44.2umol/L小,半岁到3岁之间是28.3umol/L,3到5岁小于33.6umol/L;5到7岁小于37.1umol/L;7到9岁小于44.2umol/L;9到11岁小于46umol/L,大于11岁但不到18岁,一般就是50到80umol/L之间。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肌酐高、尿酸高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通常是肾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的。具体是什么原因,还需要进行肾脏ct以及肾脏B超检查来确定,它很可能会和肾衰竭有关。但是在诊断时也要看出现肌酐高,尿酸高的具体时间长短。肾衰竭的发病原因很多,比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遗传性病、先天性疾病等。临床上也可以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进行肾脏B超检查,发现双肾已经存在有明显萎缩,则说明属于慢性肾衰竭,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临床实践中,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男参考区间0~2.5,女的参考区间为0~3.0,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建议一旦发现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排查各类肾病以及糖尿病,及时对症处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感染科
肌酐120稍微有点偏高,只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治疗,对于生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想要积极的治疗,首先要了解是由于哪些原因所导致的肌酐偏高,比如说水量不充足,感染高热等原因所导致的肾缺血,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积极的治疗诱因,如果慢性肾炎等原因所引起的,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治疗原发病,越早治疗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越小。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男女具体的比值是有区别的,男性一般是在0-2.5之间,而女性范围要比男性适当大一点,在0-3.0之间。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是一个反映肾脏功能是否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这个比值来监测机体尿蛋白的排出是否正常,其方法也是非常可靠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最好是机体首次的晨尿,由于晨尿里面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和段尿白蛋白排泄率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所以检测后的数量也是最准确的。
尿酸是由肾脏排泄出的代谢物,如果尿酸500多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人体中肾脏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肌酐、尿素,如果都显示比较高的话,那么就说明了尿酸升高是由于肾功能下降引起的,那么就可以针对肾脏进行主要的治疗了,如果肌酐和尿素检查是正常的话,那么就说明尿酸升高与肾脏没有关系了,很有可能是在平时的饮食中,对一些嘌呤含量过多的食物摄入量比较多,主要是控制了日常饮食,对一些高嘌呤含量的食物尽量的少吃,最好是不吃。
临床上,男性的尿肌酐范围在7-18mmol/24h,女性在5.3-16mmol/24h左右,人体内的肌酸经非酶促反应脱水会生成尿肌酐,通常都是由肾小球滤出,经过尿液排出,临床上会用尿肌酐排泄量来检测肾脏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的肌酐排出量是很稳定的,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和尿肌酐排泄量是呈正比的,男性的尿肌酐排出量会高于女性,成年人高于孩童。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被称为肌酐高,肌酐高一般又被称为血肌酐高。人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血肌酐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按照现在国际新标准5正常范围是59-106μmol/L,当血肌酐值超过106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损伤,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因为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只要其中一个肾脏能正常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当血肌酐值超过106μmol/L时,肾功能就已经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才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完全反应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原因,需及时就医尽快排查原因。
由于人的体质的不同,对药效的反应不同,所以对降肌酐的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尿毒清颗粒具有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同时尿毒清颗粒还可以有效的降低雪莲降低尿素含量,对治疗贫血,肾虚脾虚,增强肾功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尿毒清颗粒属于中药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有炙何首乌、丹参、车钱草、苦参、白竹、茯苓、白芍等,尿毒清颗粒副作用比较小,效果比较明显,在临床上经常被使用。
肾功能肌酐增高是指肾功能衰竭,可由急性因素,即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疾病,即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创伤或手术后失血、腹泻、呕吐、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暑后失水等结缔组织疾病,因青霉素等药物导致的过敏,泌尿系结石、布洛芬等药物导致肾小管的坏死,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导致的尿路梗阻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尿酸肾病和多囊肾病。所以有必要明确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大多可以治愈,但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则不能治愈,即预后不同。然后通过积极寻找病因,来明确具体下一步治疗的方案。
不同年龄段的肌酐正常值都在40~120μmol/L之间。肌酐是由肾脏排泄的代谢废物,能够反映肾功能的情况,一般儿童和孕妇妊娠期肌酐的值会略低一些,因为这类人群的肾小球滤过率会比较高。对于年龄超过45岁的人群,肾小球滤过率也会逐渐的下降,但这时的肌酐会接近正常值的最高线,不过也不会超过正常的范围。如果患有高血压、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等疾病的患者,肌酐会出现超出正常值的可能。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肌酐值并没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成年男子在健康状况下,血肌酐值大概会保持在53umol/L-103umol/L之间。成年女性的血肌酐值是44umol/L-97umol/L。而儿童的血液肌酐值相对于成年人会稍微低一些,一般会在24.9umol/L到69.7umol/L。如果在检查的时候发现血肌酐值升高,大多数时候会和肾功能衰竭、巨人症、心力衰竭、枝端肥大病,或者是使用了含有水杨酸类的药物等原因有关。而如果是肌酐明显偏低的话,多数时候就会和身体出现营养不良、存在某些恶性肿瘤、贫血等原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