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普通内科
病情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最好方法是有效控制血糖。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糖化血红蛋白6.6这个数值应该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了,因为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在4%和6%之间。6.6%的水平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如果一个病人以前没有患过糖尿病,如果他被发现有6.6%的糖化血红蛋白,说明他的血糖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了。这些人群建议进一步完善一下血糖的检测,然后判断是不是合并有糖尿病或者糖代谢异常的这种情况。如果患者已经有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6,考虑平常血糖控制还是可以的。因为一般把糖尿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数值控制目标规定在6%到7%左右,基本上就是已经算是控制良好的情况,当然,对于年轻患者,控制目标应该更严格。
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比例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糖化血红蛋白5.6是正常的。如果血糖一直保持在正常的范围,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通常是4%-6%。如果检查结果不超过6%的话,说明过去两个月内空腹血糖不高,但是还是需要进行空腹血糖分析,才能判断出是否患有糖尿病。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是要根据血糖情况以及年龄大小来评估的。一般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0%是属于正常的;当血糖控制情况欠佳,且年龄65岁左右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控制小于6.5%,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值6.7%是异常的,需要监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前后的血糖,控制好血糖后,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正常糖化血红蛋白的范围为4%~6%。糖化血红蛋白的量取决于血糖浓度、血糖与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禁食、是否使用胰岛素以及其他因素。因此,糖化血红蛋白能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近两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的指标。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则表明患者继续患有高血糖症,这会导致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也是心肌梗死和脑死亡的高危因素。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人体血红蛋白和血液中的糖结合后,形成的产物称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判断血糖长期稳定性的指标,也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标准。由于糖和血红蛋白结合后不易解离,红细胞一般存活时间为120天。因此,理论上讲,糖化血红蛋白代表了糖尿病患者大约三个月的总体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也就是葡萄糖跟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了一种反应。糖化血红蛋白的量跟血糖的浓度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在临床上一般都是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是在4%~6%。当然了,在不同的实验室检查出来的数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会出现糖化血红蛋白素质升高。临床上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主要就是看一看近三个月之内患者的血糖水平是怎么样的,也能够了解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如何。
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能够追踪糖尿病患者在近一到两个月内,血糖的管控情况。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在4%~6%,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清中的糖类相互结合产生。糖化血红蛋通过缓慢、持续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高低与血糖浓度、血糖和血红蛋白接触的时间有关,与抽血时间、空腹和打胰岛素无关。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范围大于9%,会有高血糖的风险,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白内障、动脉硬化的病症。
糖化血红蛋白是日常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行检测的一种数据,并不是判断糖尿病的标准。因此糖化血蛋白6.9,也不能说是糖尿病。并且这个数值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想要诊断人是否有糖尿病,需要测定人体的血浆葡萄糖。正常的健康人群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应该在3.89~6.1之间。如果空腹时,血糖数值大于7.0,餐后两小时血糖数值大于11.1,随机血糖大于11.1,结合患者身体的临床症状,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在正常人中,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4%~6%,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映1~2个月内血糖的控制情况,主要是为了管理糖尿病患者,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如何。如果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甚至是达到了7%,说明糖尿病患者近来尤其是近1~2个月血糖控制不佳,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用药或者是开始用降糖药,更严重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加量糖尿病药物的使用来控制血糖稳定。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它不同于其他检测方法,不会因为抽血时间、是否使用胰岛素、患者是否空腹等因素而受到影响,可以反映出糖尿病患者过去一到两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到6%,超过这个数值并到达7.5%时,说明患者患有高血糖。会出现糖尿病肾病,如增加脑梗死的几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症状,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糖尿病,会出现死胎,畸胎,巨大儿等情况,需要引起重视。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就形成了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指导方案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用口服药应该首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属于双虎类降糖药,是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降糖药物,二甲双弧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在国内各大糖尿病治疗指南中,也是将二甲双弧降糖作用放在首要的地位。二甲双胍主要是限制葡萄糖的输出,还有二甲双弧把胰岛功能的敏感性增强,有各方面的代谢作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对肠胃也有好的作用,降糖还可以降血脂。这种药单用也可以,如果单用效果不好的时候,也可以跟胰岛素和其他口服药一起用,对糖尿病人是一种作用非常好的药。
降血糖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控制饮食,然后做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果饮食和运动结合的方法对控制血糖没有好的效果,那么可以开始使用降糖药物。如果空腹血糖处于6.1~8 mmol/L这个范围,餐后血糖处于11~12 mmol/L的范围,则可考虑口服降糖药。对于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并且空腹血糖高于11 mmol/L的病人,可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肥胖病人,建议减肥,这也有利于降血糖。
阿卡波糖片是一种用来配合饮食控制治疗二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这种药物能够降解寡糖以及双糖和多糖等碳水化合物,还能够延缓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般是饭前整片服用,也可以和前几口食物嚼碎服用,刚开始时一次吃一片,一天三次,之后根据情况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服用这种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会导致胃肠道胀气,还会有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情况。如果对这种药物或者是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要禁止服用。将这种药物和其他某些降糖药物,比如胰岛素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情况,所以使用时要注意发生低血糖。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糖尿病其实是一种内分泌系统方面的疾病,在检查方面主要是需要做这些方面的检查:血常规、尿道常规以及生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再有就是胰岛b细胞功能等。要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最好是早晨的时候空腹到医院去做,这样检查来出来的结果会更加的准确。如果空腹的时候检查血糖值是高于7毫升的,或者是吃完饭之后两个小时检查血糖,血糖数值是高于11毫升的,那么这种情况就是高血糖。有这样的问题需要积极进行治疗的,还有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方面要有规律,这样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血糖明显升高,没有很好的控制就不能吃水果和任何甜食,如果血糖控制在标准以内,例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内,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以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也可以考虑适当食用一些水果。需要注意的是水果的选择要选择低糖的水果,像枣或者柿子,香蕉,含糖量高的水果是不能食用的,可以考虑吃苹果,梨,猕猴桃,西瓜这一类含糖量较少的水果,此外,最好在饭前一小时吃水果,并在吃饭时适当减少主食。
正常人的血糖标准其实都是一样的,吃完饭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年龄越大对于血糖要求也会适当的放宽,当年龄达到70岁左右,这时则要求空腹血糖值在6.5-7.5mmol/L,吃完饭后2小时血糖8-10mmol/L,而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如果患有糖尿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预防,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平时的饮食以低糖、低脂为主,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正常血糖值一般都是一样的,跟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大多数患者在空腹测量血糖值是3.9-6.1mmol/L,此时的葡萄糖耐量是需要小于7.8mmol/L,大多数患者期间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小于6.5%,若患者期间出现血糖明显升高时,在测量空腹血糖时是大于等于7.0mmol/L,一般这种情况临床医生都会诊断为糖尿病的,如果期间再检测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达到7.8~11.1mmol/L,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是糖耐量出现异常。
50~60岁的患者正常血糖值都是一样的,如果在检测时空腹血糖是3.9-6.1mmol/L,并且糖化血红蛋白一般是小于6.5%,如果患者血糖明显升高,此时在检测空腹血糖时,一般是大于等于7.0mmol/L,此时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也是大于等于11.1mmol/L,这种情况表明患者伴有糖尿病。但也有的患者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并且葡萄糖耐量两小时血糖7.8-11.1mmol/L,这种情况要考虑糖耐量是否存在异常。
一旦患有糖尿病之后,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尽量使血糖保持在标准的范围内。血糖是否正常,还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年轻患者如果是Ⅱ型糖尿病,就需要血糖空腹控制在6.5mmol/l左右,餐后最好是控制在低于8mmol/l,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低于6.5mmol/l以下,能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减少引起并发症的机率。老年人患者蝗空腹血糖一般需要达到7mmol/l,餐后血糖可以保持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mmol/l至7.5mmol/l之为好。这些标准只是根据不同的糖尿患者和预期寿命评估出来的,具体的血糖指标还是听从医生的诊断。
想要知道血糖7.8是不是属于正常的,最主要还是看在空腹的状态下还是用餐之后进行测量的。如果是空腹去测量,得出来的结果是7.8,这就意味着就出现偏高的情况。如果是吃完饭之后再去测量,结果是7.8就说明并不是很高。如果有出现血糖增高的现象,患者平常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调整,尽量不要吃糖分太多的食物,可以选择多吃点新鲜的绿色蔬菜,然后再搭配运动的方式去调理血糖。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可以同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