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营养科
1、清热化痰。瓜蒌甘寒清润,能清肺热,润肺燥。对于肺热咳嗽、痰浊、痰黄稠、燥热伤肺、干咳少痰有较好的疗效。
2、行气开郁。瓜蒌能行气解郁,降低胸中浊汤,达到宽胸散结的效果。可用来治疗痰气交阻、胸阳不振所引起的胸痹疼痛、喘息、咳嗽。
3、清热消痈。瓜蒌具有清热、散结、消肿的功效,常与清热解毒药物配伍治疗内外痈,如肺痈、乳痈、肠痈等。
4、润肠通便。其瓜蒌仁质润多脂,能够润燥滑肠。可用于治疗津液不足、肠燥便秘等。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肺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和综合治疗。中医被推荐用于治疗肺炎。风寒犯肺证:即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咳痰等症状;治疗以温肺,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为主,药物有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瓜蒌等。风热犯肺证:症状主要有发热烦躁、咳黄黏痰、舌红苔黄,脉以浮滑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止咳为主。药物为桑菊饮加减等。 另外,肺炎治疗要点:加强营养,为体育锻炼提供营养和维生素丰富的饮食;经常做户外活动和睡眠充足;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中医疗法主要是补益全身,恢复肺功能。
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一,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二,清燥救肺汤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三,清气化痰丸适用于痰稠而黄的肺炎、支气管炎,痰热证可加减治疗,组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中药在肺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治疗包括黄芪建中汤,具有益气、扶正、收敛、止血的作用。骨转移疼痛可通过活血化瘀止痛来治疗,如血府逐瘀汤。颅内转移时出现意识障碍,应给予通窍活血汤和菖蒲郁金汤,清热化痰开窍。胸腔积液和胸痛应采用贝母瓜蒌散、葶苈大枣泻肺汤等治疗。住院治疗可以更好地获得患者的配合,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肺癌,尤其是肺腺癌,在女性中更常见,并且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通常发现于晚期。如果基因打靶检测表明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则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会更理想。肺腺癌不能仅靠西药治疗,需要在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才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研发有效的中药对肺腺癌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肺热的口服中成药,一般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颗粒、复方双花片、莲花清瘟颗粒、板蓝根颗粒等。风热犯肺证,一般用桑菊饮加减,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咳嗽、咳痰、咽干、胃热。常用的药物有桑叶、菊花、薄荷、连翘、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贝母、枇杷叶,可以清肃肺气,化痰止咳。痰热郁肺证,一般用清金化痰汤加减,具有清热肃肺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的药物有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杏仁、贝母、瓜蒌、竹沥。
聊城市人民医院 普通内科
一种治疗肺炎、风热犯肺的中药配方,适用于肺炎症状,如发热、咳嗽、痰多、气喘、舌苔无力、无汗、气喘、鼻塞、脉浮肺炎用辛凉药治疗,清热解毒。草药30克:鲜芦根12克,石膏12克,芥子12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桔梗6克,金银花6克,甘草6克,麻黄3克。将几种中药用适量水煎煮服用。该方可达到辛凉、清热、祛邪的功效,用于肺侵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麻杏、汤、用于治疗哮喘。二是肺炎的中药方剂,邪热蕴结,适用于咳嗽、胸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无汗、腹痛积滞、脉滑等症状药物为石膏45克、芦根瓜蒌30克、知母赤芍15克、苍术10克、杏仁10克、前胡柴胡10克、大黄5克。将这些中药加水适量煎服后,本方专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肺炎,具有宣肺泄腑、清热散结、清热降肺的功效。
肺炎可以通过中药来预防,以提升机体免疫。其中药配方如下:第一,通过药物。方剂:黄芪15g、苍术10g、防风10g、贯众10g、金银花10g、陈皮10g、扁豆15g、茯苓15g、白术15g、广藿香10g、紫苏叶10g、稻芽15g水煎取汁(大火煎煮1小时,取汁200ml,分2次温服)可隔日一剂,连服2-3周,可提升机体抵抗力;第二,香薰疗法:可给予中药香包,风油精、清凉油等嗅鼻,每日数次。第三,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等。第四,清燥救肺汤:适宜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第五,清气化痰丸: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组方陈皮、杏仁、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橘红丸是一种棕褐色的水蜜丸,分为小蜜丸和大蜜丸。主要成份有化橘红、橘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款冬花、瓜蒌皮、天花粉、浙贝母、地黄、麦冬等。主要作用是清肺化痰止咳。橘红色的药丸,适用于咳嗽痰太多,不易咳出的人,痰液浓稠,胸闷口干的症状。每日服用两次,一次两丸,目前橘红丸无不良反应,服用橘红丸应注意:1、不可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2、橘红丸适用于肺热干咳的症状,其特点是干咳、咽干、痰少、痰液不易咳出。3、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4、如果症状在一周内没有好转,应立即停止服药,去医院诊治。5、服药期间高烧、体温38C以上、呼吸困难、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的症状,应该马上去医院诊治。
肺炎在中医上来讲属于风温肺热病,其证型如下:1、风寒犯肺证,即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咳痰等症状。治疗以温肺,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为主,药物有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瓜蒌等;2、风热犯肺证:症状主要有发热烦躁、咳黄黏痰、舌红苔黄,脉以浮滑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止咳为主。药物为桑菊饮加减等。
肺炎是指肺泡发炎,主要是因感染病毒,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发病之初,会伴有轻微的感冒现象,几小时后,高烧,呼吸急促,咳嗽,面红,胸痛或者咳出脓状铁锈色样的痰,小儿时有痉挛发生。严重者神态模糊,嗜睡,谵妄,蛋白尿,烦躁不安等。该病很容易引发内膜炎,心囊炎,肺坏疽等,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 一,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等。二,清燥救肺汤,适宜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三,清气化痰丸。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组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肺炎是指是由病原体侵入机体,由分泌凝固性的渗出物充堵在肺泡内及细胞器管内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即肺泡发炎,主要是因感染病毒,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本病分为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病原体性,非典型性,中毒性等多种形式。由分泌凝固性的渗出物充堵在肺泡内及细胞器管内的一种严重疾病。在发病之初,会伴有轻微的感冒现象,几小时后,高烧,呼吸急促,咳嗽,面红,胸痛或者咳出脓状铁锈色样的痰,小儿时有痉挛发生。严重者神态模糊,嗜睡,谵妄,蛋白尿,烦躁不安等。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 一,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等。二,清燥救肺汤,适宜用于肺炎、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真阿胶,功用清燥润肺。三,清气化痰丸,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
可以治疗肺炎的中草药是比较多的,包括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石膏,甘草,人参,胆南星,半夏,黄芩,杏仁,陈皮等。上述中草药对于肺炎的治疗都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患者不同的肺炎类型所用的药方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并且中草药对于肺炎的治疗效果是比较慢的,建议患者患有肺炎后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肺炎的具体类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选择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也应当在医生辨证之后采用适当的药方来进行治疗,否则盲目服用药物,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会延误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肺炎主要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肺炎患者往往会出现有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中药治疗肺炎时主要方剂有麻黄,甘草,杏仁,陈皮,法夏,桑白皮,茯苓,蒲公英等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为三次口服。在中医治疗中,也要考虑不同的病因,准确辩证是中医治疗的前提。风热犯肺,适用于肺炎的症状为发烧咳嗽,痰盛,气喘,舌苔淡薄,无汗,气喘,鼻煽,脉浮数。肺炎治疗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药三十克:鲜芦根、生石膏和芥穗各十二克,连翘和杏仁各九克,桔梗,银花和甘草各六克,麻黄三克。邪热内结,适用于症状为咳嗽,胸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无汗,腹痛便结,脉滑数。用药为生石膏45克,芦根和瓜蒌各三十克,知母和赤芍各十五克,苍术,杏仁,前胡和柴胡各十克,大黄五克。肺炎感染后期出现气阴两伤时,可选用益气养阴药物,如天冬、麦冬、天花粉、人参、五味子等。 具体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加减,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
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 一,贝母瓜萎散,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二,清燥救肺汤,主要功效是清燥润肺。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适宜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三,清气化痰丸,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组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肺炎是由于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肺炎属于祖国医学肺炎喘嗽范畴。临床以发热,咳嗽,痰壅,气喘为主要特征。风寒犯肺证:即感受风寒后出现发热、畏寒、咳嗽、咳痰等症状。治疗以温肺,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为主,药物有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瓜蒌等;风热犯肺证:症状主要有发热烦躁、咳黄黏痰、舌红苔黄,脉以浮滑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止咳为主。药物为桑菊饮加减等。中药治疗肺炎有良好的疗效,根据疾病不同分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急性期主要包括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两种类型,恢复期是以正虚邪恋为主。对于急性期的风热闭肺证,可以选用中成药包括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咳平喘颗粒等。对于急性期的痰热闭肺证,中成药可以选用肺炎散,金贝痰咳清颗粒,清咳平喘颗粒。恢复期是以正虚邪恋为主,中成药可以选用黄龙止咳颗粒,肺咳颗粒等。但是患者在选择中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出现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有所加减。
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以下几种: 一,贝母瓜萎散,适宜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组成方剂贝母、瓜蒌、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二,清燥救肺汤,适宜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燥热壅肺,气阴两伤者。组成方剂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真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功用清燥润肺。三,清气化痰丸,适宜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证属痰热者,可加减治之,组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制半夏,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者。
清肺药主要分为三类:清热化痰药、温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常用解热祛痰药物包括贝母、瓜蒌、竹茹、前胡、桔梗、海藻、海带、瓦楞子等。常用的温寒化痰药有胆南星、半夏、白芥子、旋覆花、徐长卿等。然而,止咳平喘的药物通常包括杏仁、百部、冬花、紫苏籽、紫苑、葶苈子、罗汉果、银杏籽等。在使用清肺药物时最好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不要盲目的服用药物,否则的话可能会加重病情。
治疗肺炎的中药方剂有几种:1、贝母瓜萎散,适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炎等痰干证患者,可进行修改和添加。该组合配方贝母、瓜蒌、花粉、茯苓、陈皮、桔梗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要用于治疗干咳痰多、咳痰不畅、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面干等。2,清燥救肺汤,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属于燥热阻肺、气阴两脏 该组合物由桑叶、石膏、甘草、人参、火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组成,具有清燥润肺的功效3,清气化痰丸适用于肺炎、支气管炎痰稠、痰黄、痰热证,可加减治疗。配方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子、茯苓、胆南星、法半夏具有清热化痰、理气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痰热咳嗽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皮肤科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经验总结,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4版)》,提出中医临床治疗方案:(1)初期:寒湿郁肺。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 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郎10g。(2)中期:疫毒闭肺。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 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推荐处方:杏仁10g、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 6g(后下)、生炙麻黄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郎10g、苍术 10g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 。(3)重症期:内闭外脱。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4)恢复期:肺脾气虚。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 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官方的方案一直在更新,请你参考最新的诊疗方案。
1.治疗初期。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2.治疗中期。杏仁 10g、 生石膏30g、瓜蒌30g、生大黄6g、生麻黄6g、炙麻黄6g、葶苈子10g、桃仁10g、草果6g、槟榔10g、苍术10g。3.治疗重症期。人参 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4.恢复期。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