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红细胞比容率基本在42%~49%左右,女性主要是在37%~43%左右,红细胞比容也会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直接反映出红细胞和血浆的比例。
如果红细胞比容出现增加,可能是生理性的增加,比如高原地区的居民缺氧,又或者大量的出汗。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比如腹泻失水、大量的呕吐,又或者大面积烧伤病理性的减少,可能是因为水电解质紊乱、休克、肝硬化又或者是营养不良所造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中医科
红细胞比积其实也就是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占有比例,对这个指标的测定主要是用来诊断是否有贫血或者是红细胞增多症,可以测定血液稀释浓缩的具体变化,尤其是结合其他的血液里变化情况来监测出现血栓之前的一些状态。出现这个指标高的原因有这几个方面:第一,生理性的偏高,一般情绪比较激动,像是出汗比较多,新生儿,还有高原居住的人缺氧的时候容易有指标升高情况。第二,病理性的因素,由于一些原因造成血液浓缩,像是出现大面积的烧伤或者是腹泻、呕吐之类的。对这个指标测定后,可以了解具体的血液浓缩程度,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身体里的红细胞比积甚至提升能够达到80%,所以这也是判断病情到底多严重的一个指标。
山东省立医院 血液科
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值出现偏高现象的话,那可能是一些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的早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多种骨髓增生性疾病都可能会导致人体红细胞血小板出现偏高的情况。因为这类疾病都是因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出现无序增殖,而引起的血小板和红细胞数值异常。另外,还有部分人群由于长期吸烟,也是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增高的情况的,这种情况下,要是还伴有感染发生的话,就会引发血小板的继发性增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在成长发育期使用比智高是能够使身高增长的。首先,比智高这类药物中的赖氨酸成分可以使脑垂体大量分泌生长激素,从而刺激促进骨骺软骨进行细胞分裂、增殖等活动,从而拉长骨骼。同时比智高中大量的钙磷离子,又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保证了骨骼营养的补给。比智高中的钙磷离子比例是二比一,刚好是人体骨骼钙磷的比例。再加上营养,这样人体才会健康增高。
若患者出现红细胞红细胞rbc偏高,主要多见于高原地区的居民,因为此地区氧气稀薄,容易使人体存在代偿性反应。此时是需要增加红细胞的数量来改善氧气不足的现象。另外,若患者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此时也会引起红细胞数量偏高。一般正常成年人,男性的红细胞数量范围大概在400万至500万mL,而女性在350万至500万mL,若患者超过此数值,说明红细胞出现增高的现象。
红细胞积压是指每升血液之中红细胞所占总体的容积,又被称之为是红细胞比积。一般男性的正常红细胞比积在40%~50%之间,而女性的则是37%~48%之间。一般引起红细胞压积偏高是因为多种原因而导致的,比如大面积的烧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高原区生活的人们出现脱水、呕吐、多尿等原因都可引起红细胞压积增高。对于脱水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通过血液浓缩程度的估算,对补液量进行参考。红细胞压积如超出正常人体范围,则需要及时进行就诊治疗。
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
人类属于高级恒温动物,但也不代表一天的体温都是在一个标准值,一天内体温不超过1度就属于正常现象。白天,体温在凌晨2点到5点之间最低。从下午5点到7点,一天之内体温最高。晚上体温会比早上高0.5-0.8℃。严重的差别大约是1℃同时,女性的平均体温比男性高0.35℃,因为女性的体温在月经期间也会有轻微的变化。一般认为37.3以上视为发烧,36-37.3属于正常体温。
山东省立医院 肾病内科
在医院做完尿常规以后发现红细胞偏高多数是因为存在感染或者是受到了损伤,也有可能是由于肿瘤所导致的,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尿液当中是没有红细胞的,或者是数量特别少,但可能会由于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原因,导致红细胞进入到了尿液当中,这时就会是尿液当中的红细胞增加,需要及时找到原因进行治疗。
一般出现红细胞偏高的情况,通常都是由于这些情况造成的,比如腹泻和呕吐很严重,出汗非常多,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这些状态之下都会让血浆里面的水分出现过多丢失的情况,从而让血液发生浓缩的现象,最终引发红细胞偏高。当然要是患者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疾病会让组织有缺氧的情况,同样可以让红细胞偏高。另外某些肿瘤,常见的是卵巢癌或者肾癌等,也会让红细胞偏高。另外还有一种就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种引发的原因并不清楚,红细胞可以明显看到偏高。
红细胞发生偏高的情况最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相对性和绝对性增多。如果是属于相对性增多的现象,通常都是因为某些因素之下,从而让血液里面的水分出现丢失的情况,使得血液有浓缩的情况,最终让红细胞数量增多,比如腹泻很严重,出汗量比较多等。其次就是绝对性增多,这种也能称为是一种病理性的,一般都是因为身体里面处于缺氧的状态之中,发生了代偿性的情况,使得红细胞增多,就像患者有出现肺心病,异常血红蛋白病等,这些疾病都会让红细胞偏高。
尿微量蛋白值偏高很可能和肾脏功能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有发热、浮肿水肿以及尿中含有红细胞则可能就是肾炎引起的。另外糖尿病患者可引起尿蛋白增高,肾功能损害,所以尿微量白蛋白就会出现升高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进行肾脏组织活检,找查病因,对症治疗。
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都偏高,这在红细胞数量绝对增加时很常见。最常见的临床疾病是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肿瘤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无序克隆,红细胞生长加速,但凋亡减少,导致外周血中红细胞异常增多。病人的症状表现为面色为紫红色,以口唇、面颊部明显,同时还会出现高血压、胆囊结石、四肢麻木等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因红细胞异常增多而出现高粘滞血症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红细胞数量越多,对患者的伤害越大,有10年以上这种疾病病史的患者也还会发生急性白血病转变的情况且预后不良。
红细胞的正常体积大概是为80到100飞升。假如红细胞平均体积已经偏高,比较多见的是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情况。多种原因就会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像是吸收不良,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有肠病,或者是寄生虫病、贫血等。缺乏叶酸还有维生素B12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当身体有酒精性肝硬化、性溶血性贫血,还有甲状腺功能偏低的那个,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药物也会导致红细胞平均体积偏高,鲁米那,苯妥英钠,雌激素药物等,建议先去医院做下比较全面的检查,这样方面判断具体的病因。
临床上,正常健康的人体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大概为80到100飞升。当出现了平均红细胞体积比较高,说明患者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一般这种贫血是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所导致的。当然,除此之外,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以引起轻度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但这种升高的幅度并不大,需要鉴别。所以当出现了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明显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检查血清叶酸,血清维生素B12的水平,如果检查有问题,还可以进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导致尿检红细胞高的原因主要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一、肾小球性血尿有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于急性、慢性、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病有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等。二、非肾小球性血尿也包括了几个类型,分别是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和结核等;特发性高钙尿症、特发性肾出血;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血管瘤;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用环磷酰胺、庆大霉素等。
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被称为肌酐高,肌酐高一般又被称为血肌酐高。人体内的肌酐主要是由肌肉产生,通过肾脏排泄。血肌酐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按照现在国际新标准5正常范围是59-106μmol/L,当血肌酐值超过106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可能出现损伤,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因为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只要其中一个肾脏能正常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当血肌酐值超过106μmol/L时,肾功能就已经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才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完全反应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原因,需及时就医尽快排查原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男科
尿检时出现红细胞偏高,是因为血液进入到尿液当中所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感染炎症所引起的出血,可以通过使用抗炎治疗等方法,但如果是由于肾脏疾病或者是肿瘤所引起的,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在尿常规的检查过程当中,出现尿红细胞偏高主要是指尿液当中出现了红细胞,当出现泌尿系统疾病时,可能就会导致红细胞的出现,例如出现尿道炎症,肾脏输尿管炎症或者是出现膀胱炎时,都有可能会引起出血,导致尿红细胞偏高。
尿红细胞偏高,比较常见的致病菌是由于变性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所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时可能就会引起细菌感染,感染的途径主要是经过尿道逆行感染,也可能是因为经血运感染的因素所引起的,在进行检查时,会出现白细胞增高,红细胞增高等现象,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时,需要及时的对症治疗,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杀灭细菌,比较常见的用药包括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于慢性尿道炎,急性尿道炎的治疗效果都是比较好的。患者在进行尿检时出现红细胞高、白细胞高,大多是由于急性的尿路感染所引起的。
红细胞压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占血液容积的比例。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红细胞积压在40-50%内,女性在37-48%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红细胞积压增高。出现红细胞积压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1、患者患有慢性缺氧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或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体内缺氧引起促红细胞素浓度增高,使得红细胞数量增多,就会出现红细胞积压增高的情况;2、当患者大量运动出汗后,或者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等情况,人体内的血容量就会减少,引起红细胞积压相对偏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普外科
每日的早晚,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体温是存在差异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因为人是恒温动物,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数值。正常体温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波动范围,但不是恒定的。正常人口腔温度也称为口腔温度,约为36.2-37.2℃,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5℃,直肠温度也称为肛门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2-0.6℃白天,体温在凌晨2-5点最低,下午5-7点最高,但一天内体温的温差应小于0.8℃此外,女性的体温一般比男性高0.3℃,女性的体温在月经期间也有规律地变化。当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正常情况下饮食正常,衣服合适。此时,人体的体温一般相对恒定,保持在37℃左右,大致在36.2-37.2℃之间,不会因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体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那就是发烧。如果低于38℃,则为低烧,如果高于39℃,则为高热。